近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了《廣東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
《規劃》指出,到2025年,廣東省將完成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面積3000萬平方米以上,建設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300萬平方米,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200萬千瓦時,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80%。發展星級綠色建筑,推動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綠色建筑發展新高地,全省城鎮新增綠色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占比超過30%,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30%,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全面達標,新型墻材在城鎮新建建筑中得到全面應用,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大幅提升。
為提高全省綠色建筑品質、推動星級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強化住宅健康性能設計要求,關注全齡化需求、倡導氣候適應性,注重通風采光、遮陽防潮,提升建筑視覺和心理舒適性,降低住宅用能需求。大型公共建筑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國有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并加強超高層建筑節能管理,綠色建筑水平不得低于三星級標準。
此外,取締無資質攪拌站,加大對現場違規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行為的處罰力度,提升攪拌站綠色化水平。逐步推進預拌砂漿及水泥制品生產過程的“三廢”(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零排放、廢棄物綜合再生利用和節能減排生產,到2025年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全面達標。同時,進一步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和特殊材料新型混凝土,發展生態修復混凝土制品,并大力推廣應用機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