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要實現以現目標:
■ 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8981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
■ 培育4至5個產值超百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十億元農業產業鎮(鄉)
■ 鄉村休閑旅游業年接待游客人數超過1.3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00億元
■ 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30億元,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280億元
■ 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達到10.91萬人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全省鄉村產業發展,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編制并印發《陜西省“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陜西省堅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定位,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實施農業特色產業為抓手,強產業、保供給、促增收,鄉村產業發展穩中有進,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發展。
《規劃》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化陜西特色產業工程,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全力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陜西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立農為農,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把二三產業留在鄉村,把就業創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場、激活主體,以鄉村企業為載體,引導資源要素更多地向鄉村匯聚。堅持融合發展,發展全產業鏈模式,推進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加快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跨界配置。堅持綠色引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培育綠色優質品牌。堅持創新驅動,利用現代科技進步成果,改造提升鄉村產業,創新機制和業態模式,增強鄉村產業發展活力。
《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壯大,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8981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鄉村特色產業深度拓展,培育4至5個產值超百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十億元農業產業鎮(鄉),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鄉土品牌。鄉村休閑旅游業優化升級,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深度發掘,業態類型不斷豐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數超過1.3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00億元。鄉村新型服務業類型豐富,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30億元,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280億元。農村創新創業更加活躍,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達到10.9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