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將城鎮污水垃圾收集及處理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重點支持領域。當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僅為54.2%,污泥無害化處置率不足60%;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明顯,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30%。中機院爭資立項小組旨在指導各地規范申報專項債資金,重點支持縣城及建制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新建改造、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泥處置,以及垃圾焚燒發電、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通過專項債資金撬動,可有效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預計到2025年將帶動相關領域投資超5000億元,助力實現"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城市污水處理率95%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占比65%以上的目標。申報單位需準確把握政策窗口期,科學謀劃項目,確保申報材料完整規范。

一、主管部門
中央主管部門?: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項目審批和專項債額度管理
財政部:負責債券發行監管和資金使用規范
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和建設規范
生態環境部:監督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
地方主管部門?:
省級發展改革委和財政廳:聯合組織項目初審
市縣住建局、城管局:負責項目申報實施
生態環境部門:環評審批和環保驗收
二、政策內容
國家層面政策?:
《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
《"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
財政部《關于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領域的通知》
重點支持方向?:
污水處理設施新建及提標改造(出水標準達到一級A)
污水管網更新改造(重點解決雨污混接錯接問題)
污泥無害化處置(含水率降至60%以下)
垃圾焚燒發電(優先支持日處理300噸以上項目)
三、支持范圍
污水處理類?:
縣城及建制鎮污水收集管網(管徑≥300mm)
污水處理廠新建及提標改造(處理規模≥1萬噸/日)
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再生水利用率≥25%)
污泥干化焚燒項目(處理規模≥100噸/日)
垃圾處理類?:
垃圾焚燒發電一體化項目(配置煙氣凈化系統)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設施(含智能回收箱)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年處理≥50萬噸)
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處理規模≥100噸/日)
注意:不在申報范圍內,或打捆項目涵蓋其他內容較多的項目;沒有收益,或收益較低的項目;不支持PPP項目;鄉村污水垃圾治理項目不支持前置要件不齊項目,包括用地、選址、能評、環評、審批文件。
四、申報條件
項目合規性要求?:
完成立項、可研、環評等審批手續
納入省級專項債項目儲備庫
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收益能力要求?:
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等收益覆蓋本息1.1倍
財政補貼占比不超過總收益的40%
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于20%
技術標準要求?:
污水處理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垃圾焚燒滿足《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五、審核要點
必要性審核?:
項目是否位于環境敏感區或基礎設施薄弱區
現狀處理能力缺口是否超過30%
可行性審核?:
技術路線是否成熟可靠(推薦采用MBR、焚燒發電等先進工藝)
建設周期是否控制在3年以內
收益性審核?:
收費定價是否經過物價部門核準
是否有保底垃圾處理量協議
風險性審核?:
是否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
是否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六、申報窗口
時間安排?:
常規申報:每年3-4月、9-10月分兩批集中申報
緊急項目:汛期水毀設施修復可隨時申報
申報流程?:
[項目謀劃]-->[編制"一案兩書"]-->[市級初審]-->[省級評審]-->[國家發改委入庫]-->[財政部額度下達]
七、資料清單
基礎材料?:
可行性研究報告(含收益測算)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
審批文件?:
立項批復文件
環境影響評價批復
排污許可證
財務文件?:
項目資金平衡方案
第三方財務評估報告
收費價格批復文件
技術文件?:
工藝設計圖紙
設備選型方案
智慧化管理平臺建設方案
其他材料?:
跨區域合作協議(如有)
社會風險評估報告
項目建設承諾書
注:具體申報要求以當年最新政策為準,建議提前3個月準備申報材料,并與省級發改、財政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垃圾焚燒類項目需特別注意鄰避效應化解方案,建議同步開展公眾參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