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達到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為4.4萬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專項債券作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工具,其發行規模的持續擴大,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支持,有助于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的快速發展。

各省市專項債額度分配情況預測
雖然具體的額度分配方案尚未公布,但我們可以根據以往的分配原則和當前的經濟形勢,對各省市的專項債額度分配情況進行初步預測。
經濟發達、財政實力強的省份
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由于其經濟發達、財政實力雄厚,且債務風險相對較低,預計將獲得較多的專項債額度。這些省份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項目等方面有較大的資金需求,且具備較好的償債能力。例如,廣東省預計分配金額將超4000億元,這將為廣東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推動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雖然這些地區的經濟相對落后,財政實力較弱,但考慮到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迫切,且債務風險相對較低(部分高風險地區除外),預計也將獲得一定的專項債額度支持。同時,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國家可能會對這些地區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例如,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等省份預計分配金額超過2000億元,這將有助于這些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高風險地區
對于債務風險較高的地區,國家將嚴格控制其新增限額規模,避免風險進一步累積。這些地區在申請專項債額度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挑戰。例如,部分高風險地區的專項債額度可能會受到限制,以確保債務風險的可控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專項債額度的分配涉及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且具體方案尚未公布,因此以上預測僅供參考。實際分配情況可能因政策調整、經濟形勢變化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分配預測
2025年預計有7個省份分配金額超過2000億元,分別為: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蘇省,其中廣東省預計分配金額將超4000億元;
預計分配金額在1000至2000億元的11個省份: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重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云南省、北京市、天津市、陜西省;預計分配金額在500-1000億元的有9個:廣西自治區、甘肅省、吉林省、山西省、深圳市、青島市、上海市、貴州省、黑龍江省。
低于500億元的省份有10個:海南省、遼寧省、寧波市、廈門市、內蒙古自治區、大連市、西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兵團、寧西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