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出臺促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每年財政投入5000多萬元發展現代農業,創新用地保障,壯大鄉村產業,提升鄉村治理,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實落地。

黃埔區逕下村。
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快建立規劃引領體系,構建土地整治專項資金超過1110億元的資金蓄水池,建立一批實施項目庫,形成良田成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城鄉融合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目前,依托長嶺、九佛、龍湖、新龍等現狀耕地集中地區,統籌騰挪全區零散耕地,未來將整合形成18000畝的耕地集中整治區,4500畝的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打造2100畝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讓良田回歸糧田”。同時,以國家級3A旅游景區逕下村為試點,全面提升逕下片區空間規劃,打造未來鄉村示范項目,建設科創引領、產業集聚、良田成片、生態綠美的10平方公里黃埔創新谷。
開展農業科技創新。每年安排1000萬元,實行重大農業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推動突破現代農業裝備和種業等農業發展技術瓶頸。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揮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技創新活躍的優勢,鼓勵科研機構開展“好種子、好技術、好裝備”展示與推廣,支持成果轉化。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及運行,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驗收后,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積極融入生物經濟先導區建設,完善生物醫藥科研平臺和公共服務配套資源共享機制,建立生物農業百億產業集群。積極與院士專家合作,在洋田、新田、嶺頭、大吉沙、長洲等片區打造2000畝“黃埔實驗田”,實現高產高效目標。
精準培育鄉村產業。推進集體物業招商與城市更新方案融合,導入現代產業項目。探索整村授信模式,支持農村集體資金投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產業項目。鼓勵經聯社招商引資,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引入一定規模企業的經聯社每年扶持最高可達100萬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流轉連片面積50畝以上的,對土地承包戶、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給予補助。發展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鼓勵返鄉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揮資源稟賦和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村村連、村鎮連、村產連、村城連等方式,促進村強民富。
政策措施還對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社會力量多元參與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和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