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政府發布《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發展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要將山西省建成我國“面向華北、服務全國、連接海外”的通航產業先行先試平臺,助推全省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
《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達百億元以上,通航業成為綜改轉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農畜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A級旅游景區和部分4A級景區、主要礦區等,基本實現45分鐘航程全覆蓋。通用航空器達到200架以上,通用航空飛行量達到6萬飛行小時以上。開辟3條以上低空旅游航線,規劃建設4個以上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設立1—2個具備整機研發和航空材料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
到2030年,通用航空業直接產值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培育2—3家產值超50億元的通用航空企業,同時培養2—3家通航上市企業。開辟10條以上空中旅游航線,完成覆蓋全省域和向外延伸的低空旅游航線網絡,成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省。
到2035年,實現每個縣(市)擁有通用機場或直升機機場,野外起降點覆蓋全省所有旅游景區,基本實現20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通用飛機數量達到400架以上,通用航空作業飛行量達10萬小時以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