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湖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分組審議了關于《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的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十四五”主要指標中26項主要指標進展情況總體良好,24項主要指標進度達標。其中9項約束性指標進度全部達標,17項預期性指標中15項進度達標、1項進度滯后、1項指標省級層面不再統計。
報告對重大戰略任務實施情況梳理了6個方面的亮點:“三個高地”建設取得新成效、融入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局面、增進民生福祉展現新亮點、低碳綠色發展實現新進展、平安湖南建設體現新擔當。
“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湖南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670億元,兩年平均增長6%。其中,在“三個高地”建設方面,產業規模日益壯大,2022年,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居全國第3、中部第1;連續3年推進“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和“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累計突破重大關鍵技術500余項。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就業規模穩步擴大,2021年以來,全省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49萬人;全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9.6%,101所“芙蓉學校”全部投入使用,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4.6萬個。
針對“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挑戰,報告從國際、國內、省內層面分析了5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營主體預期偏弱、產業支撐能力不足、要素保障日益趨緊、主要指標增速放緩等。
報告表示,下一階段,將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建設匯聚全球資源的創新型省份,加快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著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有效支撐,全面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美麗湖南建設,堅決守住高質量發展的底線紅線,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