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竹加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形成了以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四川、江西等省區為主的竹材人造板產區,全國竹人造板產量 667.68 萬立方米;以江西、福建、湖南、四川、浙江、安徽、湖北、廣西等省區為主的竹地板(含竹木復合地板)產區,全國竹地板(含竹木復合地板)產量為 774.29 萬立方米;以福建、安徽、湖北、浙江、四川、云南、江西等省為主的竹筍產區,全國竹筍及其產品產量為 877.65 萬噸;以四川、貴州、重慶、廣西、福建、云南等省區為主的竹制漿造紙產區,全國竹漿產量為 219 萬噸,占整體非木漿產量的 41.7%;以湖南、江西、安徽、廣東、湖北、浙江和重慶等省市為主的竹纖維及紡織品產區,全國竹纖維制品產量 54.46 萬件;以湖北、福建、四川、山東、廣西、內蒙等省區為主的竹纏繞復合材料產品產區;以湖南、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北、安徽等省為主的竹家具產區,全國竹家具產量為11209.35 萬件;以湖南、四川、安徽、浙江、廣西、河南、福建等省區為主的竹制日用品(竹工藝品)產區;以福建、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四川等省為主的竹炭產區,全國竹炭產量為 76.86 萬噸;以福建、重慶、四川、浙江、江西等省市為主的竹提取物及飲制品產區,全國竹飲料產量為 8606 噸。我國竹加工業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家居等 10 多個領域。2020 年,全國竹產業產值達3198.99 億元。
竹資源培育布局
根據我國自然氣候特點、竹資源地理分布規律、竹產業發展基礎、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并依據相關資料,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合理明確竹資源培育區域布局。
一、北部黃河-長江竹區(散生竹區)
本區屬暖溫帶、北亞熱帶氣候,包括黃淮海平原、江淮丘陵平原及秦嶺巴山山區丘陵和桐柏山、大別山山地丘陵,含甘肅東南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及山東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區。該區域是我國竹林分布的邊緣地區,竹資源貧乏,竹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區內竹種以耐寒性強的散生竹類為主,重點發展中小型散生竹,以剛竹屬、苦竹屬、青籬竹屬、巴山木竹屬等為主,發展以江河治理為功能的防護型生態竹林和以提供中小徑竹材為目的的材用竹林,以新造竹林為主。
二、東南部長江-南嶺竹區(散生竹、叢生竹混生竹區)
本區地處中亞熱帶,包括浙江、江西、湖南、重慶以及江蘇東南部、安徽和湖北的南部、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廣西與云南的東北部、四川東部,以及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該區域是我國人工竹林面積最大、竹材產量和集約經營水平最高的地區,是我國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區,竹產業發達。
區內竹種自南向北為叢生竹類向散生竹類過渡的地帶,具有散生竹、復軸混生竹和叢生竹混合分布的特點,既有剛竹屬、箬竹屬、苦竹屬、青籬竹屬、茶稈竹屬、酸竹屬、寒竹屬、大節竹屬、唐竹屬等散生竹和復軸混生竹類,又有箣竹屬、綠竹屬、牡竹屬等叢生竹類。重點建設散生筍用竹和材用竹為主的繁育基地,包括毛竹、雷竹、剛竹、淡竹、天目早竹、桂竹、高節竹、尖頭青竹、白哺雞竹、紅哺雞竹、水竹、篌竹、五月季竹。東片以低效竹林改造為主,西片以新造竹林為主。
三、華南竹區(叢生竹區)
本區地處南亞熱帶,北熱帶氣候區,包括福建沿海、廣東南嶺以南、廣西東南部及海南北部,處于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地帶和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地帶。該區域竹產業較為發達,竹產業加工以竹漿生產為多。
區內竹種由箣竹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