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搭積木蓋房子”的裝配式建筑已在南昌悄然興起。無需在施工現場進行大規模人工操作,而是把在工廠生產好的構件“拼”起來的房子,全新的建造方式只需傳統建造方式1/3的建設周期,又能減少揚塵污染、建筑垃圾、噪音,保護了城市生態環境……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這種“搭積木”般的建房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11月21日上午,在江西省第一個采用現代裝配建筑技術施工的安置房樣板工程——南昌市殷王村綜合性安置房項目處,一場裝配式建筑觀摩會開展了。當天,中國江西網記者走進工地,實地探訪“搭積木”建房。
配件生產車間 房屋配件就在這里制作(記者王祺 攝)
組裝成功(記者王祺 攝)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 殷王村地塊綜合性住房小區項目于今年五月開始建設,施工總工期為兩年,預計2020年完工。項目規劃有安置房2642套,主要用于安置羅家鎮殷王村五個自然村和殷王新村的棚戶改造居民。在建設過程中,首次實施了裝配式建筑工藝。該項目三層以上建筑房屋的墻體、樓梯、地板、房頂、陽臺、梁柱等,均在PC工廠進行“流水線”標準化生產,在施工現場吊裝安裝,目標實現裝配率 41.5 %。
據悉,江西省政府《關于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全省采用裝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并確定南昌、撫州、上饒、九江、吉安、贛州等6市作為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試點城市。(記者沈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