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據
宜春是全國重點毛竹產區,毛竹林面積位居全省第一,且竹林土壤硒含量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省政府辦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贛府廳發〔2021〕18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富硒竹筍產業發展,在《宜春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對建設富硒竹筍產業集群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進一步把我市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加快推進全市富硒竹筍產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把富硒竹筍產業打造成為生態產業、朝陽產業和富民產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關于推進全市富硒竹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構建完備的富硒竹筍產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產業化發展體系,實現富硒鮮竹筍年產量超85萬噸,力爭1—2個富硒竹筍品牌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100強,打造1—2個產值超10億元的富硒竹筍產業園,全市富硒竹筍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三、重點任務
重點從以下八個方面推進工作:一是科學規劃產業布局;二是建設富硒竹筍標準基地;三是培育產業龍頭企業;四是唱響富硒竹筍品牌;五是構建產業標準體系;六是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七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八是推進三產融合發展。
四、保障措施
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培育人才隊伍、強化宣傳引導、嚴格督查考核五方面提供保障。
五、關鍵詞詮釋
“621”產業體系:“6”即“六區”:在資源條件優越、產業基礎優良的“昌銅四縣”及萬載縣、袁州區打造富硒竹筍產業發展先行示范區。“2”即“兩園”:在宜豐縣、銅鼓縣分別打造1個加工水平高、產業聚集度高、產業上下游完整、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富硒竹筍產業園。“1”即“一百個基地”:依據產業基礎和自身資源條件,打造100個連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富硒竹筍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