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強龍頭壯產業行動方案》正式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加快培育一批群鏈牽引力強、產出規模大、創新水平高、核心競爭力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的鏈主型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增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行動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有何亮點,如何培育鏈主型企業,有哪些支持和保障措施,對當前廣西工業發展有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自治區工信廳、科技廳、商務廳等相關部門負責人。
培育100家鏈主型企業?推動產業增鏈補鏈強鏈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力爭在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冶金、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高端綠色家居、現代輕工紡織等重點支柱產業鏈以及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中培育100家以上鏈主型龍頭企業。
■鏈主型龍頭企業遴選標準
在廣西注冊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制造業企業;
群鏈牽引力強,在廣西有本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6家以上;
產出規模大,年工業總產值(或年工業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或年繳稅3000萬元以上;
創新水平高,擁有自治區級及以上研發機構、自主品牌或發明專利,主導或參與制定相關領域技術標準;
核心競爭力突出,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國內(或國外)行業位居前20位、關鍵零部件競爭力位居前50位;
市場前景廣闊,符合國家、自治區產業政策及發展方向,能效水平達到行業標桿;
近3年內信用記錄良好,沒有被納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
■解讀
北海發揮惠科電子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打造智能顯示終端產業鏈,目前已累計引進配套企業31家,產業新城年產值超過兩百億元;欽州引進華誼化工,從“一枝獨秀”到“多頭并進”,不斷釋放集聚效應,初步形成“油、煤、氣、鹽”特色化、專業化石化產業體系;柳州市依托3家整車企業、4家專用車企業,集聚1000多家骨干零部件企業起舞,形成千億元汽車產業集群……
突破一個點,延伸一條鏈,可以打開發展新格局——當前,培育壯大鏈主型龍頭企業正日益成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廣西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工業產值超過50億元的企業和超過10億元的高成長性企業成為骨干企業,支持“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等加快發展,形成一批“鏈主”、生態主導型骨干企業。
“近年來,我區形成了‘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工業發展理念,圍繞廣西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培育和引進一批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截至目前,我區百億元工業企業有20家、自治區級龍頭工業企業105家。”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馬義生表示,《強龍頭壯產業行動方案》的推出,是在原有的產業發展生態基礎上,以工業樹產業林布局全景圖為引領,聚焦關鍵產業鏈增鏈補鏈強鏈,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加快推進工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馬義生介紹,《行動方案》的制定體現了三個原則:一是堅持協同發展,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強化鏈主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構建良好產業生態;二是堅持精準協調,圍繞鏈主企業的短板痛點,加強創新驅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推動產業鏈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三是堅持統籌規劃,聚焦重點支柱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鏈,處理好近期與遠期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力爭用3—5年時間為廣西培育100家以上鏈主型龍頭企業。
實施五大提升行動?壯大龍頭企業實力
●實施龍頭創新引領力提升行動
●實施龍頭市場主導力提升行動
●實施龍頭群鏈帶動力提升行動
●實施龍頭產業鏈精準招商行動
●實施龍頭產業鏈項目建設行動
■解讀
企業是生產的細胞,也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實施主體,有強大的龍頭企業帶動,才能夯實產業鏈、供應鏈。
培育“鏈主”,首先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目前,我區正通過開展“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實施百家龍頭企業、百家單項冠軍、百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百”培育工程,打造領航企業新方陣。但總體上看,與發達省份相比,我區規上企業、龍頭企業支撐不足,專精特新企業偏少,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局面尚未形成。
針對我區企業發展現狀的短板和不足,《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強鏈主五大行動:實施鏈主創新引領力提升行動、實施鏈主市場主導力提升行動、實施鏈主群鏈帶動力提升行動、實施鏈主產業鏈精準招商行動和實施鏈主產業鏈項目建設行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龍頭企業要走在前列。在培育‘鏈主’企業的過程中,我區將加快推進‘千企技改’和‘千企科技創新’工程,推動龍頭企業率先轉型發展。”自治區科技廳高新處處長詹健表示,一方面,持續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每年組織開展100項以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自治區對事關全區產業發展大局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以“一事一議”方式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加快建設高水平制造業創新平臺,推動每家鏈主型龍頭企業至少建立1個自治區級及以上創新平臺,每條關鍵產業鏈組建1個以上創新聯合體和創建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到2025年,力爭新培育500個首臺(套)產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行業話語權的產品。
在實施龍頭市場主導力提升行動方面,促進“品質革命”和精品制造,引導企業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工程,每年培育20家自治區級及以上質量標桿企業,到2025年力爭自治區級及以上質量標桿企業超過300家。持續開展廣西工業品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實施“千企開拓”外貿強基礎工程等措施支持企業開拓市場。
“目前,我區已經建立‘千企開拓’待轉化企業項目庫,列入300家以上‘零外貿’規上工業企業,今年將舉辦廣西‘千企開拓’線上專場出口展,助力企業開拓市場。此外,支持企業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設立海外營銷中心,布局建設一批海外倉,力爭2022年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增長15%以上,突破120億元。”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處長雷仲華表示。
“鏈主”企業能集合產業鏈上各個規模企業的生產、供需等環節,形成以“鏈主”企業為核心的網狀產業集群,持續帶動產業鏈內的中小企業梯次成長。為此,《行動方案》針對龍頭群鏈帶動力提升,提出深化應用產業林全景圖,開展補鏈強鏈延鏈專項行動、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等措施;在項目支撐上,將建立產業鏈項目儲備庫和“一鏈一項目庫”,全區每年力爭新簽增鏈補鏈強鏈億元以上項目超過300個。通過豐富產業關聯、要素支撐、產業圖譜和創新支撐等產業生態信息,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形成產業發展“鏈式效應”,有效提升產業鏈自主性、可持續性和韌性。
強化保障措施?形成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要素支撐
●保障項目用地用林
●保障企業合理用能
●加強財政金融支持
●夯實人才資源支撐
■精準服務
建立“五個一”工作推進機制:
一名自治區領導、一條產業鏈、一批鏈主型龍頭企業、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工作方案
■解讀
企業能否發展壯大,要素保障是關鍵。為推動鏈主型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從項目用地用林、企業合理用能、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夯實人才資源支撐等方面出臺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
在保障項目用地用林上,鼓勵鏈主型龍頭企業在符合現行政策并保持用地性質、用途不變的前提下,將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筑物轉讓給核心配套企業,支持鏈主型龍頭企業與上下游核心配套企業聯合參與產業用地“招拍掛”(招標、拍賣、掛牌);在保障企業合理用能上,加大對鏈主型龍頭企業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力度,在全區范圍內統籌安排指標保障鏈主型龍頭企業項目的合理用能和污染物排放需求。
對被認定的鏈主型龍頭企業,在自治區工業龍頭企業認定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每家企業2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獎勵。對鏈主型龍頭企業特別重大的項目,自治區和各市、縣(市、區)可通過直接股權投資、投資補助等方式給予“一企一策”支持。在夯實人才資源支撐上,實施產業鏈創新人才發展計劃,每條關鍵產業鏈聘請1名院士(或知名科學家)擔任首席科技顧問、5名以上知名專家擔任科技創新專家組成員;培育一批產業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培養一批科技帶頭人和中青年科技創新骨干。
為護航企業發展,今年我區為全區前110家、前500家企業確定了聯系服務的責任市領導、工業振興特派員,建立問題協調解決情況定期通報制度,完善和落實企業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3張清單”,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問題。根據《行動方案》,結合自治區鏈長制工作,我區將建立“五個一”(一名自治區領導、一條產業鏈、一批鏈主型龍頭企業、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工作方案)工作推進機制,建立議事協調會議制度,集中力量、重點突破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內外部資源統籌管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