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近年來,國家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工具,持續加大對生物制造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2024年底國務院文件進一步將生物制造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納入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并將資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30%?,為地方發展生物制造產業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中機院爭資立項小組基于最新政策要求,系統梳理生物制造產業專項債申報的全流程要點,旨在幫助申報單位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優化項目謀劃、規范材料編制,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率。生物制造產業專項債重點支持研發平臺、中試基地、產業化設施等具有穩定收益的基礎設施項目,需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并具備市場化償債能力?。

一、主管部門
生物制造產業專項債實行分級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主管部門:
省級財政部門?:負責組織項目評審、債券發行與轉貸工作?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項目審核?
市級財政/發改部門?:負責項目初審與推薦?
生物醫藥/發改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專業技術指導?
二、政策內容
生物制造產業專項債主要依據以下政策文件:
《關于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的通知》(國發〔2024〕XX號)明確將生物制造納入專項債資本金范圍?
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地方配套政策?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禁止類項目清單》規定專項債不得用于房地產開發等負面清單項目?
三、支持范圍
(一)重點支持領域
研發創新基礎設施?
生物制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平臺
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基因編輯中試基地?
產業化基礎設施?
生物基材料規模化生產設施
酶制劑、生物燃料產業化基地?
配套基礎設施?
生物制造產業園區供排水、污水處理系統
專業化倉儲物流設施?
(二)資本金適用范圍
生物制造項目可申請專項債用作資本金,比例不超過全省專項債規模的30%?
四、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需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主體資格?:在申報地區注冊的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信用要求?:未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項目合規性?:
已完成立項、可研、環評等前期手續?
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產業布局要求?
收益要求?:項目收益能覆蓋債券本息(覆蓋倍數≥1.1倍)?
五、審核要點
主管部門重點審核以下內容:
政策符合性?:是否屬于生物制造產業支持領域,是否涉及負面清單?
收益平衡?:收益測算是否合理,償債計劃是否可行?
前期工作?: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建設條件是否落實?
風險控制?:地方債務風險等級是否達標,財政承受能力評估?
六、申報窗口
2025年專項債申報預計分三批進行:
第一批?:2025年3月(已截止)?
第二批?:2025年6月(即將啟動)?
第三批?:2025年11月?
七、資料清單
申報需提交以下核心材料:
項目審批文件?
立項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環評批復、土地預審意見?
專項債申報文件?
項目實施方案(含建設內容、資金籌措方案)?
財務評估報告(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
法律意見書?
輔助材料?
項目單位營業執照、近三年財務報表
相關專利證書、技術合作協議?
八、生物制造產業專項債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深圳合成生物產業基礎設施項目
項目概況?:總投資25億元,專項債融資8億元(其中30%用作資本金),建設合成生物學研發中心、中試平臺及產業化基地?
創新亮點?:
首創"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全鏈條支持模式
配套設立10億元產業基金形成杠桿效應?
收益模式?:實驗室租賃收入(占比40%)、技術服務費(35%)、知識產權轉讓(25%),覆蓋倍數達1.3倍?
實施效果?:已引進32家創新企業,推動5個合成生物項目實現產業化?
案例二:江蘇生物基材料產業園項目
項目特點?:專項債資金12億元(資本金占比25%)支持建設年產10萬噸聚乳酸生產線及配套污水處理設施?
收益設計?:
產品銷售收入占比60%
碳減排交易收益占比15%
園區管理服務收入占比25%?
審核要點?:通過原料供應協議鎖定80%生產成本,增強收益穩定性?
產出效益?:預計年產值18億元,減少碳排放30萬噸/年?
案例三:武漢基因治療中試基地項目
資金結構?:使用專項債5.4億元(占總投資45%),其中1.62億元用作資本金?
申報創新?:
采用"科研機構+生產企業"聯合申報模式
通過預簽6項技術轉讓協議強化收益論證?
風險控制?:建立專項償債資金池(財政補貼+項目收益各占50%)?
行業影響?:建成后將成為中部地區首個符合GMP標準的基因治療中試平臺?
注:案例數據均來自公開披露的專項債項目實施方案及績效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