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向社會正式發布了《關于珠海市2025年第一批土地儲備領域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用地收儲價格的公示》,計劃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儲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的14宗地塊,總面積約41.48公頃,收儲金額約66.52億元?,F已完成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內容提出的異議。
珠海此次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儲的存量閑置土地是由市自然資源局統籌協調各區政府(管委會)委托經備案的土地估價機構對擬收地塊開展價格評估,在對比評估價格與土地成本后,形成基礎價格,并通過綜合考慮、集體決策確定收地價格,確保程序規范透明。收儲的地塊主要包括企業無力或無意愿繼續開發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旨在進一步盤活我市存量閑置土地,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助力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擬收儲用地
市自然資源局通過積極探索創新,用好用足專項債券政策,不僅能有效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降低項目開發風險,為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注入金融“活水”,還能減少市場上的存量土地,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實現“穩房價、去庫存”的目標。
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局將加強與各區及相關部門的密切合作,積極推進土地儲備領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的申報及落地實施工作,進一步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改善土地供求關系,為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月以來,廣東省多個城市密集發布關于運用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公示。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中旬,廣東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已公告超160宗土地收購計劃,涉及土地使用面積逾680萬平方米,預計收購總金額超過350億元。

其中,廣州南沙規自局掛網發布了南沙區2025年第一批士地儲備領域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用地名單及收儲價格的公告,共有8宗用地被收回,總回收用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價格超8.8億元。

回收的土地包括了醫療衛生慈善用地、工業用地、新興產業園用地還有涉宅地等等,基本都是一直沒完成開發或尚未進行開發和建設的地塊,也是南沙區第一次一次性收回這么多塊宗地。
此外,目前廣東及國內多個城市及地區陸續發布公告,公開征集社會閑置土地進行收儲。2024年11月國家自然資源部指出,支持地方政府用專項債回收符合條件的存量閑置土地,并且優先收回收購企業無力或無意愿繼續開發、已供應未動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
廣東省范圍預期內多個城市在2025年會有更多未動工或者爛尾的住宅項目地塊,加快納入“回爐再造”的清單當中,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實施收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