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市依托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型農業和特色經濟,下面一起來看它建設田園綜合體實現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有哪些?
一、產業振興
在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是核心,只有積極豐富產業業態、延長產業鏈,才能為農民實現增收,才能落實農民富的目標導向。貴州省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占地約9267平方公里,擁有富集的旅游資源,景區占幅面積約為12% ,有兩個5A 級、兩個4A 級、兩個3A 級風景區。安順市地處貴州高原苗嶺山脈,是世界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區,山地旅游優勢突出。在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其核心產業依然是農業,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延長二三產業,對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增加其附加值,發展第二產業;然后在一二產業的基礎上,發展鄉村文旅第三產業,以鄉村旅游為核心,打造觀光、休閑、文化、餐飲等多功能區域。注重產業業態融合與發展上 “綜合體”建設模式。因此,建設田園綜合體可以整合安順市旅游資源、合理分布人力資源、科學利用大數據資源,從而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二、生態宜居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生態基礎和關鍵,宜居的生態環境對于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鄉村百姓生存居住、發展文旅綜合體至關重要。要想整合鄉村自然資源田園綜合體建設,更要注重鄉村自然資源建設,因此發展體驗式文旅項目。要想整合自然生態資源,打造一站式安順市牢守生態底線,要落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安順市于2017年榮獲 “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三、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首先,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強調農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要實現農民的有效、規范參與,就需要村規民約的存在來打造優良的人文環境。其次,鄉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一直強調要注重鄉土、鄉愁、鄉味的保護,而在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中,鄉土文化作為鄉村建設發展的內核,能夠吸引城市居民回歸田園,感受鄉村精神文化活動的魅力;最后,鄉風文明水平的提升與農民的參與是一個互相作用、良性循環的過程,田園綜合體建設成效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提升后,農民又會反向增強自我責任意識。
四、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歸根到底要由人來落實、落地和落細。田園綜合體建設中 “綜合模式”的建立,不僅需要政府積極引導,還需要農民廣泛參與、村集體整合資源、合作社科學管理、相關企業融資建設。從建設主體上看,村民增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有助于田園綜合體實現 “自治、法制、德治”三者相統一,增強綜合體管理效率;從人才培育上看,田園綜合體要求以人為核心、強調規劃先行, “內培+ 外引”模式,能夠全面激發內生動力,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五、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而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要幫助農民實現生活富裕。田園綜合體建設強調 “綠色”發展理念,立足自然資源,強調綠色農業產業,將生產生態融入循環經濟;田園綜合體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著力點,其自身就是三產融合的代表性產物,第一產業是其基礎,要在農業的基礎上,將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作為契機,豐富林下養雞、中藥材加工、刺梨加工等產業業態;第二產業是其保障,在農業基礎上滿足市場需求,利用貴州省發展大數據產業優勢打造特色區域性產業品牌,區別于農產品深加工業;第三產業是其關鍵,實現三產產業深度融合,能夠延伸價值鏈,拓寬農民就業渠道,打造現代農業經濟新增長點。(作者:蔣潞 李芮)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