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稱觀光農業、旅游農業,是以農業資源、田園景觀、農業生產、農耕文化、農業設施、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家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為資源條件,為城市游客提供觀光、休閑、體驗、教育、娛樂等多種服務的農業經營活動。從農村產業層面來看,休閑農業是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三產業(旅游及服務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也是具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多功能的現代農業。
近兩年,休閑農業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國家對休閑農業支持力度巨大。2014年,農業部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發展休閑農業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發展休閑農業的總體要求和原則,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今年7月份,農業部根據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發展休閑農業的建議,分別對休閑農業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用地機制、金融信貸支持和稅費優惠建議進行了答復,并強調目前正在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研究制定促進鄉村旅游休閑發展的用地、財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的要求,加大調研力度,制訂發展政策,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今年9月農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農業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為休閑農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了休閑農業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接待人次達33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
然而,由于資金大風險高休閑農業被認為是“高門檻”行業。現在很多做的企業不是拿不到地,而是拿到地之后不知道做什么,或者是做了一半運營不下去。最關鍵的問題是沒有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特別是不懂得如何運營休閑農業,不會做市場營銷,前期投入很大資金,但最終堅持不了幾年就流產了。未來7000億元的營收目標讓人激動,但是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從規劃設計、運營模式、營銷賣點、客戶定位等多方面做功課。
一、選擇合適的產業模式
模式1:玩轉農業產業鏈
“全產業鏈”是指由山間到餐桌所涵蓋的種植與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原料/飼料原料及生化、養殖與屠宰、食品加工、分銷、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休閑農業不再是眾多農民依靠自然從事簡單生產以直接滿足人類對糧食、畜產品等的需求,而是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健身及教育、推廣、示范等多種服務的產業。
休閑農業整合產業鏈是基礎,玩轉產業鏈的各大環節才是王道!緊密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利用休閑農業的生產性、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文化性、市場性等開發休閑農業項目。
模式2:用稀缺特色產地資源開發產業
如今同質化的現象很嚴重,很多東西都是別人有的,所以要做,就做有特色的!特色自然資源主要包括特色氣候條件、特色土地資源、特色水資源、特色生物資源等,特色人文資源包括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飲食、特色工藝、特色節慶、特色建筑、農耕文化等。
模式3:跨界餐飲模式
餐飲文化是關于人們吃喝行為的文化現象。它貫穿于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時期,體現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包括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之中。在休閑農業規劃設計、鄉村旅游策劃等一些規劃設計當中很好的運用該文化對于創意休閑農業發展是相當舉足輕重的。
二、策劃產業贏利點
1、特色化:
休閑農業的發展必須依靠當地特色是毋庸置疑的,休閑農場能否發展的更好的關鍵在于經營者能否發掘項目所處位置的自然資源、景觀資源、產業資源、文化資源以及人的資源等并加以合理利用和開發,發揮鄉村及農業資源特有的生物性、季節性、實用性,以此營造農場的特色。同時還應注意鄉村文化資源的結合發揮,更是塑造休閑農場特色化的重點。
2、體驗化:
休閑農業的賣點之一就是體驗性,如何將優勢資源設計成知識性、趣味性、人性化的體驗活動,將游客融入情景,感動其視、聽、嗅、味、觸覺等,使其產生美好的感覺和難忘的記憶,這將是未來休閑農場能否致勝的關鍵。
3、生態化:
自然生態是休閑農業的“寶貝”,可以說休閑農業如果沒有了自然生態作為依靠那么就相當于一個人沒有了靈魂,所以休閑農場應該珍惜自然資本,在休閑旅游與生態保護間取得平衡,以奠定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4、健康化:
健康,是每個人所重視的,健康的“休閑農業”無意是一個大的亮點。舒適的環境能夠讓人減輕壓力,減少煩惱。所以,未來休閑農場經營者應致力于維護環境,提供新鮮空氣、潔凈水、無毒蔬果和設計養生餐飲及健身運動場所,營造和諧而富有人情味的社會情感,從而利于游客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5、融合化:
休閑農業不能只是讓城市游客單純的放松、肆意的吃喝享樂,而是引導或選擇接待那些能夠接受農村及農業優點的游客,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尋找真正的富裕,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是未來農業體驗的目的。
三、注重品牌,做精做優
休閑農業有“農味”、“鄉土味”沒錯,但并不代表粗俗簡陋。由于目前休閑農業普遍項目品質不高、重復性建設,造成大家一想到休閑農業,就會產生低價位、低品位、低質量、高相似的“三低一高”的印象,對比國外的成功經驗,休閑農業的客源主體反而是一些教育程度高、有消費能力的人群。因此,休閑農業提升品質就成為必然的趨勢,品牌化在其中不可或缺。
首先,休閑農業的參與者們要有充分的品牌意識。國內大多數休閑農業的參與者們基本上沒有品牌化意識,在優化經營資源、創造強勢品牌上,與發達國家的休閑農業還有相當差距。在當今這個品牌時代,品牌在消費者的日常消費行為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沒有品牌就沒有特色,沒有品牌就沒法活。休閑農業一定要在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的基礎上,打造項目品牌,開拓市場。
其次,要利用好“品牌”工具。品牌不是結果,品牌是個工具,休閑農業在一開始就要用好這個工具,如:在前期規劃中,找準定位是關鍵,休閑主題要鮮明,要做到“吃有口碑、住有情調、玩有趣味、購有特色”,不能盲目一哄而上隨大流;在日常運作中,要用營銷的方式去運作,善于運用有效的傳播工具和方式,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向往,吸引他們初次和多次消費;在管理中,也要向優秀品牌學習,用做品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規范管理……如此,才有可能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成為有價值和生命力的休閑品牌。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