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作為農村地區發展特色產業的重要載體之一,其產業空間的布局研究,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安徽省安慶市黃墩鎮為例,論述特色小鎮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平臺,以小鎮藍莓種植產業為基礎,建設形成涵蓋一、二、三產業的企業集群,在鄉村城鎮規劃布局、產業功能分區、產業鏈拓展等幾個方面建設農旅融合、農商融合、工旅融合的特色小鎮經驗。
1、研究背景
1.1 國家發展要求
1.1.1 鄉村振興對鄉村產業發展提出新要求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0年以來,一系列中央文件要求,鄉村地區要立足特色資源,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明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范圍。鄉村產業空間的布局研究,重要性愈發凸顯。
1.1.2 特色小鎮成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平臺
特色小鎮是以產業為核心的特色發展區域,特征是產業“特而強”。按照主導產業定位,特色小鎮分為產業類、文化和體育類、旅游類等特色小鎮。而位于鄉村地區的農業產業類特色小鎮,承載著鄉村振興的使命,其空間布局需要滿足特色產業布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產業鏈發展的需求。因此,產業發展也成為影響農業類特色小鎮空間布局的重要影響因素。
1.2 區域政策引導
安慶市近年來著力推進轉型發展,著力發展現代農旅產業和特色小鎮。安慶市“十三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相繼提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小鎮。而懷寧縣提出重點推進黃墩藍莓種植基地建設,以黃墩鎮為主體建設一個產業特色鮮明、業態豐富、旅游服務完善的藍莓產業綜合體。
1.3 小鎮發展環境
1.3.1 鄉村振興持續推進
懷寧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工作深入推進,本次研究區域部分空間也位于鄉村振興示范區內,研究區域內的鄭鐵匠屋、藕塘嶺等多個鄉村已經啟動鄉村整治項目,交通環線建設也已啟動前期工作。
1.3.2 旅游產業不斷推進
周邊區域旅游資源豐富,如東部緊鄰獨秀山公園等。同時區域內旅游產業項目建設不斷推進,需要結合藍莓產業進行融合發展。
2、產業發展
特色產業發展是特色小鎮的基礎,根據相關研究,特色產業發展不強等因素成為影響特色小鎮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先期做好特色產業謀劃,明確特色產業空間需求,是特色小鎮布局的重點。
2.1 產業發展基礎
2.1.1 藍莓種植優勢顯著
黃墩鎮境內土壤是最適宜藍莓生長的土壤條件,全鎮藍莓種植面積持續增長,種植面積達 8000hm(2 1.2 萬畝),被授予“安徽藍莓第一鎮”稱號。
2.1.2 藍莓產業逐步完善
藍莓全產業鏈要素強勢集聚。藍莓加工園區、藍莓研究中心正在推進建設。初步形成了涵蓋一、二、三產業的企業集群。
2.1.3 產業模式初步形成
黃墩鎮“政府配套,企業運營,合作社參與”運作模式已經成型。鎮內已經形成政府+公司+合作社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模式。
2.1.4 品牌知名度穩步提升
藍莓產業已經形成多個知名品牌,其中“懷寧藍莓”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屆懷寧國際藍莓文化旅游節。
2.1.5 區域旅游資源豐富
黃墩鎮周邊地區分布有獨秀山風景區、皖埠水庫、觀音洞水庫、國家級農業園區、萬畝藍莓園等旅游資源,并擁有諸多人文景觀資源,旅游資源豐富。
2.2 產業發展趨勢
2.2.1 中國藍莓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成長期
國內需求拉動,產業發展前景明朗。中國未來將形成一個整體產值為1000億元的超級市場,藍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無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機遇。
2.2.2 藍莓產品消費與居民收入等要素緊密關聯
藍莓作為營養保健果品,由于具有獨特的功效,正成為女性、高收入家庭的重要消費內容,且家庭收入越高消費的藍莓產品越多,隨著中國居民整體收入上升,藍莓消費者已由最初的高收入階層擴展到大眾階層。
2.2.3 長江中下游區域供需市場不斷擴大安徽、湖北、江蘇等省市將成為本區域藍莓主產區,產品將向深加工轉移,逐漸形成以鮮食為主導,鮮食、深加工一體化的產業鏈。
2.3 總體目標定位
2.3.1 特色小鎮定位
全國知名的藍莓產業發展優勢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藍莓集散中心,以藍莓元素為主的重要休閑旅游區。
2.3.2 總體發展目標
以“創新、三生、共享”為理念,基于藍莓全產業鏈,將藍莓小鎮打造成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農業產業類特色小鎮。
2.3.3 產業發展目標
構建以藍莓種植為基礎,藍莓精加工為核心,休閑觀光為提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藍莓特色產業鏈,形成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藍莓特色產業集群。
2.4 產業發展策略
2.4.1 縱向延長藍莓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深入推動藍莓加工增值,達到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旺,形成相互緊密關聯、高度依存帶動的完整產業鏈。
2.4.2 橫向拓展產業鏈,實施“旅游+”戰略
根據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融入市、縣等區域旅游體系,打造融合發展的“旅游+田園綜合體\傳統歷史文化\田園綜合體\康養\會議”產業。
2.4.3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與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深度融合發展,推進藍莓種、加、銷提質增效,構筑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5 產業發展引導
特色產業是特色而小鎮發展的核心引擎。首先要面向鄉村、服務農民;其次要形成專業化生產基地;第三要形成綜合生產生活服務中心。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產業做出針對性產業引導。
1)一產:大力提升特色種植業以藍莓種植產業為核心,以 特色花卉為配套,發展生態農業和智慧農業。
2)二產:做大做強藍莓加工業以藍莓酒、果醬等初級制造業加上藍莓酵素、藍莓食用精油等高級制造為主。進行農產品加工生產,形成品牌。
3)三產:加快發展配套服務業開發養生型共享農園、藍莓采摘/認養園等文旅產業。植入觀光型花海項目。同時結合鄉村資源,發展旅游經濟,打造智慧景區。
3、空間布局
3.1 規劃布局范圍
藍莓特色小鎮位于鎮域中部G318以北區域,東至獨秀山腳,西至鄉道011,南至國道 318 和現狀水系,北至馬拉松賽道、縣道021北段,總面積3.0km2。其中,核心區面積0.93km2。
3.2 規劃空間結構
形成一核、二廊、三區的空間結構。一核:藍莓產業核心區。包括藍莓產品加工、綜合服務等功能。二廊:兩條景觀廊。即北部馬拉松賽道景觀廊、南部水系景觀廊。三區:三個功能區。即藍莓采摘休閑區、藍莓特色種植區、田園觀光區。
3.3 產業功能分區
以產業需求為引導,形成藍莓種植區、藍莓加工區、展示中心、商業配套、科研中心、服務辦公、配套居住、物流倉儲等多個功能區。
3.4 規劃用地布局
規劃總用地規模為 300hm2,其中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為119.82hm2,占39.94%,包括鎮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主要布局藍莓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物流倉儲、商業服務、綠地與廣場功能;非建設用地規模為180.18hm2,占60.06%,主要布局藍莓等特色農產品種植、觀賞、采摘功能區。
4、結語
特色小鎮是鄉村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本次研究以黃墩藍莓特色小鎮為例,通過對特色產業發展研究,結合區域旅游發展,構建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特色空間。實現了農旅融合、農商融合、工旅融合,將有力的推進本地區鄉村振興。 (作者:葛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