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政府近日印發《太原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到“十四五”末,打造“一帶四區百園”鄉村產業空間結構,實現一帶連通、四區聯動、百園支撐、內外協同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帶連通。依托百里汾河,沿河兩岸區域重點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農業公園、美麗鄉村等城鄉融合項目載體,形成百里汾河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帶,示范引領全市現代農業農村融合發展。
四區聯動。遵循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原則,基于各縣(市、區)農業基礎及發展優勢,將全市空間劃分為“四區”,實現聯動發展、協同發展。南部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區,包括晉源區、小店區和清徐縣,著力在城郊農業發展和新型城鄉關系構建方面作出率先引領和典型示范。重點推進南部城郊農業示范區建設,發展城郊現代高效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開展農業多功能示范,形成多元化的都市農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經驗,輻射帶動其余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北部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涉及尖草坪區及陽曲縣,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村級治理水平,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在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作出典型示范。以旱作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為發展方向,著重推進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區建設,構建優勢區域布局和專業化生產格局,打好有機旱作、功能食品等特色優勢牌。西部山區生態保護發展區,以婁煩縣、古交市為主,包括陽曲縣西部、尖草坪區西部部分鄉鎮,主要加強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生態保護與發展,實行保護性開發建設。有序發展特色種植業,適度發展規模健康養殖,逐步培育壯大特種養殖業,結合西部山水人文觀光發展鄉村旅游、養生養老、文化創意等產業。中部都市圈產城融合發展區,以尖草坪區南部、杏花嶺區、萬柏林區、迎澤區以及小店區、晉源區北部鄉鎮為主要區域,依托現有經濟、科技、人才、區位等優勢,建設成為產城融合發展區。著力挖掘農業多重功能和多元價值,注重文化、旅游、體驗、飲食、特色民宿等多維元素植入,重點發展養生養老、休閑度假、科普教育、溝域經濟、庭院經濟等產業,致力于城鄉經濟互促共融。
百園支撐。以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物流、農旅融合、農業科技研發、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美麗鄉村等多類型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以種養基地型、農產品精深加工型、流通型、休閑農業精品型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太原農業農村園區化發展,以點串線、以線帶面,推動全市農業現代化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5億公斤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420億元;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人口鞏固率10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屆時,太原市都市農業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目標,形成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