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漁業漁政高質量發展,江西省于近日印發出臺《江西省“十四五”漁業漁政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要著力發揮漁業在生態系統治理中的特有功能,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挖掘漁業減排增匯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潛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漁業貢獻。《規劃》明確,到“十四五”末,全省年增殖放流漁業資源品種的苗種數量達1億尾以上,優化放流品種結構,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長江江豚數量繼續增加。養殖尾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試點示范實現涉漁縣全覆蓋。生態健康養殖理念得到推廣,建成50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產業方面,堅持量質并重。“十四五”期間,江西省將圍繞穩住安全有效供給基本盤,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融合發展,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做到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力爭到2025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300萬噸,漁業產值達到1300億元,漁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5萬元以上。
為確保目標任務落地落實,《規劃》提出“三提升、兩促進”的“十四五”漁業發展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夯實漁業生產基礎,提升水產品穩產保供水平;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漁業產業現代化水平;強化漁業改革創新,提升行業治理水平;持續加強水生生物保護,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強化漁業風險防控,促進漁業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