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發《山西省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山西省最新推出的營商環境3.0版改革,是山西“十四五”期間營商環境創新提升的施工圖。《方案》力爭通過全面創優營商環境,更多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為山西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7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了《方案》。
《方案》聚焦服務山西省“一群兩區三圈”區域發展新布局,重點圍繞打造“五個環境”,提出30項具體任務、119條引領性強、突破性大、惠及面廣的改革事項。
在法治環境方面,破除妨礙公平競爭的不合理限制,加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建立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共同體,開展市場主體法律顧問服務試點,加強涉外商事法律服務。
在政務環境方面,開展“秒報秒批”智慧審批服務,推行登記注冊“一網通、一窗辦、半日結、零成本”,探索推進企業注銷“照章聯辦、照銀聯辦、證照聯辦、破產聯辦、稅務預檢”,建立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線上、線下“全代辦”制度。
在信用環境方面,探索重點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探索更具彈性的包容審慎監管,強化重點領域全鏈條監管機制,加快構建新型綜合監管機制,探索企業重整期間信用修復機制,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
在人文環境方面,打造政策全生命周期服務鏈,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鏈,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務鏈,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鏈。
在要素保障環境方面,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要素配置體系,開展簡易低風險項目“成交即發證、交地即開工、竣工即登記”改革,推進水電氣暖網聯動報裝改革,建立項目前期服務機制,量身定制“一項目一方案一清單”審批服務等。
另外,在創新提升行動中,山西省將推出一系列基礎性牽引性改革舉措,以“點”的突破推動“面”上提升。
實施一批對標改革。對照國家授權首批6個試點城市的101項改革,在我省權限范圍內盡最大可能對標改革。如:開展“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等。
深化一批特色改革。從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著手,打造營商環境創新提升的“山西亮點”。如:推動實施“五有套餐”,深化“多規合一”,推進“多碼融合”,打造“一枚印章管審批”升級版。
創新一批自主改革。開展極簡審批行動,推進便利納稅“十一稅合一”申報,社保數據“領跑”、繳費人“零跑”,探索“區塊鏈+政務服務”應用等。
發布會上,省發改委、省市場監管局、省住建廳等部門負責人,圍繞《山西省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方案》,介紹了優化環境助力項目建設、市場主體“準入不準營”問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