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介紹,《北京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北區HD00-0115等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1年—2035年)》獲得批復。規劃提出,該區域要實現傳統“科技園區”向多元復合的“生態創新城區”轉型,促進產城融合、軌道融合、生態融合。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0115等街區位于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組團及北安河組團,總用地面積約22.67平方公里。該區域生態環境優越、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科技創新產業匯聚,是打造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重要戰略腹地,也是引領海淀區高質量發展和彰顯生態、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典范區域。
規劃提出,聚焦“兩區”建設和“十四五”建設要求,圍繞將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打造成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新增長極的戰略要求,上述街區將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科創中心核心區、開放活力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和藍綠交織的創新風貌典范區,實現傳統“科技園區”向多元復合的“生態創新城區”轉型。
如何促進從“園”到“城”的轉型?規劃提出,要聚焦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高品質建設,強化北清路科創走廊帶動與軌道引領,集聚創新資源,完善創新產業空間布局;立足中關村科學城創新人才需求,優化產城空間布局模式,補足城市高端化、特色化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生態宜居品質,促進產城融合、軌道融合、生態融合。以優化職住關系為例,將打造中關村體育休閑公園和北部會議中心兩大特色片區,結合軌道站點劃定4大產城融合單元。
北清路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前沿科創發展走廊。規劃提出,要系統優化北清路沿線功能結構,縫合北清路兩側空間,促進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發展。
在服務保障方面,規劃明確,到2035年,上述街區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0%,消防5分鐘響應時間覆蓋率達到100%;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均衡布局,打造高效、綠色、智慧、韌性的創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