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西安在國家戰略布局中一直是國防科技工業重要基地,軍工資源豐富、科教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諸多優勢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據了解,西安國防科技工業基礎綜合評價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位。擁有全國近三分之一的航天科研生產力量和近四分之一的航空專業人才和高精尖設備,被稱為中國的“航空城”、“航天動力之鄉”。西安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在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2016年全市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約1600億元。
然而,制約西安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政策性問題、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破解。比如,近年來西安軍工產值在全市工業總產值中比例一直徘徊在5%-6%,軍工經濟對地方經濟增長的貢獻力還不夠大,與其所處的重要地位還不相稱;軍民融合發展目前還停留在產品配套層次,在資本、技術、人才、設備等方面缺少深層次合作;軍民融合發展大多限于軍轉民和民參軍,與部隊、公安武警、軍事院校、民兵預備役、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省內企事業單位的溝通合作不多,缺少創新性、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軍工民品規模產品不多不大不強,名牌產品數量和市場份額占比不高,航空航天支柱產業對全省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為了破解難題、補齊短板,西安市加快推進建立軍民融合創新機制,目前,西安市多管齊下,確保到2018年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創新改革試驗取得明顯成效。同時,西安市初步確定了267個總投資5022億元的軍民融合重點項目,預計到2021年,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基本健全,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3300億元,在副省級城市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