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高大上”軍工技術走進了“接地氣”的民品市場。像離我們很近的鈦產品,車載通信系統、探測技術……隨著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實施,神秘的軍工科技被逐漸用到民品上,軍民融合產業也逐漸融入了城市發展血脈,進一步迸發出強大活力與創造力,軍民融合的成果亦正在影響和改善著你我的生活。
作為“一五”、“三線”時期國家重要的工業布點城市,寶雞市軍工基礎雄厚。目前,全市軍工及民參軍重點企業共44戶。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軍民融合的不斷深入推進,“軍轉民”加油提速,“民參軍”熱火朝天。在全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大潮中,軍民融合產業已然成為寶雞市蓬勃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數據顯示:2016年,寶雞市軍民融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約3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
陸地爬坡,水上航行, 結合了車與船的雙重性能,既可用于海防巡邏、搶灘登陸奪島作戰,又能用于人員與物資水陸輸送和自然災害救護……近日,一款霸氣的水陸兩用車體驗視頻在朋友圈刷屏,而它的研制企業,陜西寶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雞專用汽車公司)再一次引來人們關注的目光。
這款預計2018年底完成設計定型的“海豹水陸兩棲突擊車”,正是寶雞軍民融合發展新成果的一個有益實踐。
早在今年9月下旬,北京召開的中國軍民融合材料與裝備配套展覽會上,寶雞高新區組團參展的涉及鈦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等與軍民融合發展息息相關的20余家企業中,寶雞專用汽車公司生產的“虎士”裝甲運兵車、水陸兩用摩托車以及寶鈦集團鈦合金旋翼機、鈦自行車、鈦高爾夫球頭以及鈦日用品就備受矚目,吸引了眾多客商前來咨詢和洽談。
聚合優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法門”,也是寶雞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搭建政府、軍隊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對接平臺,促進軍民融合優勢資源互動共享,更進一步提升軍民兩用技術成果的轉化。
發揮優勢
加快軍工企業發展
寶雞市作為“一五”、“三線”時期國家重要的工業布點城市,軍工基礎雄厚。經過五十多年發展,寶雞軍民融合產業逐步在航空、航天、電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據了解,在航空航天領域形成了慣性導航技術、無線電導航技術、衛星導航、探測技術、精密傳感器技術、檢測和控制技術等為核心的安全裝備生產體系。其中,慣性技術和增強型近地告警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探測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海用火控雷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譜系齊全,種類豐富,幾乎為所有國產飛機和部分武器裝備提供配套。在電子領域形成了車載通信系統、光電系統、各類電子儀表、光控顯示板、照明系統、密封控制繼電器等系列產品。
在民參軍方面開發生產了旋翼機、系列輕型輪式裝甲防暴車、系列軍用叉車、內燃牽引機車、發動機等武器裝備產品。另外,寶雞市還發揮鈦及稀有金屬新材料研發和生產能力國內領先、產業規模居全國之首的優勢,支持鈦企業圍繞航空航天和航海新材料開展產品研發,一批新材料進入軍工領域,取得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標準。
截至目前,寶雞全市軍工及民參軍重點企業共44戶。其中軍工企業9戶,分別是:寶成航空儀表公司(航空單位)、陜西航天導航設備公司(航天單位)、北方動力公司(兵器單位)、烽火通信集團、凌云電器集團、長嶺電子科技、群力電工、渭河工模具和西北機器公司(6戶電子單位)。民參軍企業有寶鈦集團、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寶雞專用汽車公司等35戶。已初步形成了軍工龍頭企業帶動,鈦及稀有金屬加工、裝備制造、電子設備等民品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助力強軍
激發軍民融合新活力
今年8月份,寶雞市成立了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并組建寶雞市軍民融合產業聯盟,同時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積極整合軍民融合有關企業研發、設計、制造等優勢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配套協作、抱團發展的目標。今年10月底,寶雞市工信局又成立了軍民融合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建設管理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全市軍民融合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為了促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寶雞市也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扶持措施。支持軍工企業合理開發利用先進軍工技術,推動向民用技術轉化步伐。鼓勵民用先進技術向軍用領域轉化應用,積極參與國軍標和軍民共用標準的制定和修訂。鼓勵軍工企業在擴能改造過程中兼并、重組市屬配套企業,進行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支持民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等方式參與從事一般武器裝備及配套產品、以民為主或軍民兩用產品生產的軍工企業改組改制;支持民品企業為軍品配套的科研生產能力技術改造,對獲取軍工保密資格認證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給予補助支持。
近年來,寶雞市積極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寶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意見》,市財政每年設立1000萬元的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助推軍工企業轉型升級和民品配套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寶雞市還制定了《寶雞市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2017年行動計劃》,根據寶雞現有優勢和實際情況,以清姜工業集中區為主導,以姜譚工業基地為依托,全力打造渭濱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區。整合寶成公司、凌云電器公司、長嶺科技公司等企業優勢資源,加快推進航空安全裝備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建立軍民融合產業項目庫。
深度發展
探索軍民融合“寶雞模式”
軍工企業是寶雞工業的重要支柱,涉及航天、航空、兵器、電子等國防工業門類,寶雞市鈦材、專用汽車等民品在國防軍工領域也占有重要地位,加快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將有力促進寶雞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和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
近年來,寶雞市充分發揮和利用全市軍工企業在裝備制造和科技資源方面的優勢,發展航空安全裝備產業;以高頻電子組件、超短波通信設備、軍民用雷達、直升機空調等為重點,做大做強軍工電子產業;以輕型輪式裝甲防暴車、裝甲輸送車等為重點,發展專用車及零部件產業;以高性能鈦材加工、核級鋯鉿材研發和產業化為重點,做強全市特色新材料產業;以微特電機及技術的拓展為支撐,積極發展航天慣性技術應用產業;以紡織機電產品、車載視聽系統、鉛酸蓄電池、消防車、光伏逆變器、匯流箱等為重點,大力發展民品產業,努力提升全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水平。
同時,充分發揮全市裝備制造業優勢,積極扶持軍品研發及配套企業;大力支持寶成精密制造園、寶鈦集團軍民用新材料產業園等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寶鈦集團、寶成航空、烽火電子、凌云電器、長嶺電氣等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全市相關中小企業在軍民融合產業領域形成協作配套的集群化發展格局。
寶雞市把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與推進工業強市“1553”行動計劃、實施工業強基“六大工程”結合起來,推進軍工技術向民用領域轉化,鼓勵軍工企業與民品企業開展協作配套,通過建立軍民融合產業信息服務平臺,整合政府、軍工、民口的信息資源,促進軍民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實踐探索軍民融合發展的“寶雞模式”。
千帆競渡涌春潮,寶雞市軍民融合產業正如火如荼。根據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規劃,寶雞市將建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構建軍民融合產業信息共享服務平臺,落實中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各項政策,營造軍工企業健康發展的環境,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強市。力爭到2020年,全市軍民融合產業實現總收入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