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洋裝備、汽車制造、通用航空、軌道交通產業,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完善四條產業鏈,打造“海陸空鐵”千億級交通產業集群———今年,青島即墨區以此為發力點,打造山東半島乃至全國先進制造業高地,其中,僅汽車產業的產值預計將突破800億元,一個交通產業新動能矩陣將在青島北部起勢。
汽車產業在新年之初就迎來了“開門紅”。1月24日,第10萬輛全新一代寶來在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總裝車間下線。從去年3月初首臺下線,到10萬輛駛出,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用212個工作日,創造了國內同行業新工廠最快的生產爬坡紀錄,這也意味著一汽-大眾工廠“青島造”邁入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作為即墨歷史上投資最多的招商項目,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今年計劃生產23萬輛,在寶來MQB有序批量生產的同時,上半年,其電動款寶來BEV也將投產,奧迪兩個項目的生產任務也將啟動。
目前,汽車產業新城的“鏈條效應”已充分凸顯。一汽-大眾、一汽解放商用車、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三大整車在內的130余個汽車類項目在此“安營”,涉及總投資500億元,產品涵蓋乘用車、商用車、改裝車及多類汽車零部件等。
汽車產業捷報頻傳的同時,航空產業也實現零的突破。與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北側接壤的藍谷高新區,通用航空產業正在加快布局。去年9月,空中客車直升機(青島)H135直升機總裝生產線項目舉辦首架機交付和飛行展示活動。該項目規劃占地300畝、總投資1億歐元,建設空客直升機公司在歐洲以外的第一條H135直升機總裝線,設計產能為每年36架。同時,配套建設直升機交付中心、維修服務中心、航材物流中心、飛行員培訓中心和機務培訓中心等。目前,空客直升機公司正在逐步加快產業鏈轉移,帶動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直升機旋翼等零部件供應商落戶青島,預計相關配套產業產值將超百億元。
依托空客H135直升機這一核心項目,我區將在藍谷高新區打造“生產+運營”相融合的航空小鎮。在市發改委最新編制的《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中,明確將藍谷高新區列為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核心區,規劃總面積50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航空小鎮8000畝),主要規劃航空產業制造、科技研發、配套服務、高端旅游、休閑度假、航空運動等板塊,重點發展飛機總裝交付、維修改裝、飛機零部件制造、通航培訓、應急救援、公務飛行、航空運動、商務旅游、航空服務等綜合產業。
擁有183公里海岸線的即墨,已深深融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以青島藍谷為主陣地,海洋裝備產業發展啟航。隨著女島港升級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我區對女島港周邊進一步明確規劃定位,聚力打造海洋裝備制造基地,并建成軍民融合集聚區,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