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園區是能帶園區帶來招商等實質收益,或使企業能更快的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園區開始采用大數據和智能科技來著手發展招商引資、營商服務、產業開發等項目,以打造一個創新型的智慧園區。
1、“智慧招商”項目管理平臺建設
大數據招商是這兩年剛剛興起的一種有效招商輔助手段,通過大數據技術,從海量企業信息里發現有意向企業數據,并建立項目信息共享數據庫,實現信息資源互聯互通。
2、“智慧企服”服務平臺建設
招商的競爭,早已經從“土地運營”,逐漸轉向以產業一站式服務和金融服務為核心的營商環境建設上來。企業發展一個離不開市場,一個離不開資金,不管企業到哪里,都需要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如果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能夠提供一個銀貸和投融撮合服務平臺,整合適合各類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投資機構,通過這個平臺方便地為需求資金的企業和銀貸投資機構之間架設橋梁,這無論在打造招商引資“軟環境”還是切實為入駐企業提供“真服務”上都無疑是做有效和最值得推進的手段之一。
3、“智慧產業規劃”分析平臺建設
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無疑是未來產業園區產業發展的最終方向,應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智能推薦算法,為園區內外企業提供“智慧產業規劃”服務,業是促進園區產業落地,幫助園區內已落地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找到產業聯盟,推薦產品服務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產業規劃”首要的是進行產業鏈分析,然后推薦給園區內外企業,這是“智慧園區”建設的產業基石。
4、“智慧營銷”推廣平臺建設
大多企業選擇產業園區的原則是該園區對市場趨勢的判斷,以及它如何為企業進行推廣規劃或服務的。通過互聯網手段幫助園區解決市場推廣問題,通過園區的流量置換給企業實現企業快速互聯網推廣頁是重要的“智慧手段”。
三位一體打造智慧園區
要建設智慧園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模式,把園區視為由多個互聯互通的子系統構成的單一體系。
“智慧園區”的概念已成為當今城市規劃和社會發展的關注焦點,各方對于"智慧園區"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從產業園區開發商的角度來看,所謂智慧園區,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具備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事務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理念。
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在于“智慧”,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整合,將“智慧”滲透到園區建設與運營的每個細節,加強園區業務、服務和管理能力,創新組織架構,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園區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
在智慧園區建設的過程中,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從運營者的角度出發,需要高效智能的管理、綠色節能的設施;從企業的角度看,其長遠發展更是需要各類企業服務資源,如工商注冊、財務稅收、融資擔保等;從員工的角度出發,良好的辦公環境,以及完善的生活服務是首要需求。圍繞企業的發展要求和人才的精神需要,建設智慧型園區,必須協調政府、企業等各方資源,實現管理、工作、生活智慧化,三位一體打造智慧園區。
有了“智慧”,智慧園區將不再停留在數字化層面,而是完美協調人、園區、城三方關系:
以人為本:以人的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以個體推動社會進步,以人的發展為本,實現面向未來的數字包容,讓園區中的人類生活更美好。
全面感知:通過感知技術,將人、物的相關信息進行全面的感知與互聯,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實現泛在信息之間的無縫連接,協同聯動。
內生發展:園區形成具有持續創新發展的內生驅動力量,圍繞這種內生發展動力,實現自我適應調節、優化和完善,構成城市的基石。
智慧園區建設內容按照園區發展定位可劃分為智慧環境、智慧招商、智慧辦公、智慧生活,另外還有智慧管理、智慧基礎設施以及針對專業園區建設的各類專項應用。在傳統的園區體系中,園區由各司其職的獨立部門建立并管理。要建設智慧園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模式,把園區視為由多個互聯互通的子系統構成的單一體系,而非各自為政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