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豪宅盤熱銷百億元、參與激烈土地市場拍賣、簽下千億元文化旅游大單。這些都是華僑城集團近期做的事情。這家開創了中國“旅游+地產”商業模式并走出深圳大本營,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天津復制了5個歡樂谷項目,奠定了在旅游和房地產行業龍頭地位的央企正在尋求轉變。
被奉為華僑城集團“靈魂人物”的任克雷退任后,接棒的段先念如何淡化任克雷個人色彩,在“白銀時代”帶領華僑城創新突破“旅游+地產”模式,追趕上昔日的“戰友”如萬科、金地,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蟄伏,段先念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變革。
推小鎮計劃
盡管華僑城管理層一直強調,近兩年公司從未放緩在文化、旅游業務方面的投入。不過,還是無法減緩旅游業務業績的下滑。
在2015年年報中,華僑城旅游營業收入為123.21億元,同比減少18.68%,占總營業收入的38.22%,明顯低于房地產業務。為此,段先念給出的藥方是,繼續推進“旅游+地產”創業模式,創新“旅游+互聯網+金融”補償模式,深耕“文化+旅游+城鎮化”發展模式。
翻看段先念履歷可以看到,此前他在西安成功打造了“曲江模式”,即以文化為推動力,以城市經營為手段,達成文化、商業、旅游的契合,帶動當地原本低廉的土地迅速升值。
段先念認為旅游才是華僑城集團的核心業務,地產、文化、互聯網、金融都是為了旅游服務。因此,他創新了“城鎮化”模式,這符合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華僑城未來將利用自身開發優勢,積極在自然生態資源挖掘文化旅游價值,在全國打造100個特色小鎮。
這種小鎮門檻在15~20平方公里,用一個核心區、多個次中心驅動的模式布局。
在小鎮布局方面,5月份,華僑城與深圳龍崗區政府簽訂投資300億元的甘坑新鎮項目,后又與成都市政府簽下總投資為1200億元的天回鎮、黃龍溪、安仁古鎮項目。6月14日,華僑城和云南省政府簽訂了千億元大單,其中也包括打造特色小鎮。
不過在業內人士眼中,房地產業務仍是華僑城集團賴以生存的根本。
“發力小鎮項目也是華僑城集團另辟蹊徑尋找房地產發展的機會。旅游和文化在國家政策上受到鼓勵,有利于提高公司估值,在地方上獲取項目。”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增加土地儲備 加快銷售
為了保持華僑城集團文化旅游產業規模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位置,其不得不依賴房地產業務。從業績來看,地產業務占據華僑城總銷售收入的5成以上。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查看了華僑城集團10年來的營業收入,發現其地產業務在2005年、2006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均超過了旅游綜合業務,同時房地產業務的毛利率遠高于旅游板塊。
2012年華僑城由于土地儲備快速增長,加上此前獲得的天價土地,讓其負債率增長迅速。為了避免超過央企負債率70%的政策紅線,華僑城不得不減緩土地拓展,改善負債。這也令其失去了很多機會。
為了改善負債,2014年華僑城在深圳甚至出現了更改項目規劃的天鵝堡事件。
有接近華僑城集團的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天鵝堡維權事件,是因為其在深圳土地資源不多,不得已挖掘現有資源剩余價值,來產生更多的銷售額和利潤。和別的房企不同,華僑城對單一地區、單一樓盤的依賴性強。以南山區另一個豪宅盤純水岸為例,2013年純水岸15期推售60億元,但華僑城2013年地產營業收入是143億元,這意味著純水岸15期的4棟高層撐起了近一半業績。”上述人士表示,“自2008年開始,華僑城先后進行了兩輪大規模擴張,但直至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取得其在深圳本土的業績。近幾年華僑城旅游綜合體發展的步伐比預期要慢,這也導致住宅土地儲備不足。現有模式在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為了改變被動局面,即便發展略顯疲態,華僑城集團依然花了大代價進行土地補倉。去年6月華僑城集團以28億元收購了深圳花伴里旗下恒祥基地產51%的股權,獲得了6個舊改項目。去年11月,華僑城華潤招商聯合體以總價83.4億元取得北京豐臺南苑B組團地塊,隨后因價格過高,華潤、招商退出,華僑城獨立承壓開發。2016年1月,華僑城聯合華潤以69.32億元拿下上海蘇河灣地塊。
由此,沉寂已久的華僑城在土地市場打破了局面,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華僑城旅游綜合及房地產業務累計土地儲備有604.09萬平方米,規劃總面積778.79萬平方米。其中報告期內新增土地儲備208.4萬平方米。
資本布局
大刀闊斧改革的段先念,除了在市場布局增多,在資本層面也沒落后。他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定增引進寶能系;還實施股權激勵,即在新項目和虧損項目中,實施管理層項目跟投計劃。
除了定增,華僑城還利用并購、輕資產化輸出等方式,拓展外部資源。華僑城還以重大資產重組,與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團、云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入了云南旅游(002059.SZ)的重組問題。
段先念認為,“要利用混合所有制低成本擴張的大好時機,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很多國企都‘下海’的時候,華僑城將游得比誰都快,游得比誰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