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經濟帶來重要歷史機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豐富了實體經濟的內涵,充分釋放數字紅利,為系統、全面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因此,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亟待研究的問題。
2024年5月30日,湖南出臺《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涵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字技術和技術生態創新、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治理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同時,提出以建設數字新湖南為總目標,深入實施“智賦萬企”行動,以推動經濟社會全方位數字化轉型為主線,著力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著力發展壯大數字經濟規模,努力打造數字化發展新格局,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提供強大動力。2023年,湖南省生產總值達到50012.8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6%,新興產業引領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9%,全省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7萬億元,增長15%,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24年1到10月,全省新建成智能制造企業854家、智能制造生產線(車間)1423個、智能工位9235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1%,法人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1.2%,規模以上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0.6%、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12.5%。2024年,長沙、株洲、婁底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長沙、岳陽、常德、株洲、衡陽入圍數字經濟百強市。由此可見,湖南省通過制定政策、確權授權,不斷加深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發展重點不容忽視,融合過程中一些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也逐漸凸顯。

(一)數字產業缺乏統籌規劃,關鍵數字技術儲備不足,缺乏技術應用場景
數字經濟智能化發展的加速,不斷融入一、二、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外部依賴性大,數字技術尚未融入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中。同時,湖南省提出的“3+3+2”現代產業新體系數字賦能仍需加強,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不足。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等優勢產業,現代石化、綠色礦業、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等傳統產業更是需要關鍵數字技術的突破。
(二)數字化轉型動力不足,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度、廣度不足
數據顯示,湖南超1.98萬家企業有數字化轉型意向。盡管如此,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能深度應用數字技術的少之又少。當前,湖南圍繞數字產業領域,推動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的政策導向十分明顯,但數字化轉型的探索過程中,依然面臨資金能力、技術水平、人才儲備等多方面的挑戰。中小企業“不敢轉”“不能轉”“不會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度不足的難題,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數字治理水平整體滯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進困難
供應鏈安全隱患、數字監管缺失、數字鴻溝和算法偏見等諸多問題的出現,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過程中的重要阻礙。數據資源帶來巨大價值的同時,數據要素市場標準化不足、產權歸屬不清等問題,導致“數據孤島”“數據煙囪”,給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帶來巨大阻礙。(作者:王晶汝)
二、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這表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把握新工業革命風口,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各地區已將數字經濟作為戰略部署重點。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進一步推進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需構筑“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分工協作機制。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關鍵在于實體經濟要在生產、經營、銷售、管理和資源配置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字要素、數字技術和數字產品,實現深度融合、深度互構。
(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升級
依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度賦能產品研發、生產、制造,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開拓新交易方式、加快數字貿易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來產業領域,從而實現產業升級,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形成高質量發展格局。通過數據要素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數字技術深度賦能實體經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互構,推動生產和創新范式全面變革,提高要素投入質量和要素配置效率并推動技術進步,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支撐高質量發展]。
(二)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創新能力
數字技術能提升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如現代石化、綠色礦業、食品加工、輕工紡織,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流程智能化、工藝現代化、產品高端化,開發新應用場景,驅動創新鏈,從而實現擴能提質升級。
(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消除壁壘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深度應用,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有利于提升產業協同合作水平,利用數字技術既能降低交易成本又能促進資源流動,消除地理壁壘,縮小數字鴻溝。與此同時,依靠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還能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作者:王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