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機院關于臨空經濟區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規劃的詳細分析:
一、政策背景
- 國家政策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臨空經濟,推動空域管理改革。2025年2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舉辦產業資源推介會,展示了在產業布局、資源聚集和創新驅動方面的實力。2024年,鄭州航空港出臺《鄭州航空港區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年—2027年)》,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 地方政策扶持: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例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布《政策措施清單》,從多個方面支持產業發展。重慶等地也提出給予財稅政策扶持,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快推進臨空經濟示范區核心區的詳細規劃編制工作。
二、現狀
- 產業規模與增長:截至2023年,全國已經明確規劃和開始建設的臨空經濟區有89個,東部、中部、西部均有所發展。一些臨空經濟區如鄭州航空港,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
- 基礎設施建設:臨空經濟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例如,鄭州航空港區正在加快建設各類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包括起降場點、eVTOL起降運營中心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通過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速要素資源聚集。
- 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臨空經濟區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融合。一些地區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打造技術創新中心,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項目孵化。同時,臨空經濟與低空經濟的融合也在不斷推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規劃方向重點
- 產業布局優化:構建以生命健康、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例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構建了“1+2+2”產業體系,吸引了細胞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企業入駐。
- 空間布局規劃:科學規劃臨空經濟區的空間布局,形成機場核心區、緊鄰空港區、外圍輻射帶動區等多層次的功能分區。例如,鄭州航空港在空間布局上注重與周邊城市的協同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 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立體交通網絡。推進機場擴建,增設跑道,布局城市樓宇停機坪、鄉鎮應急起降點等。
- 政策支持與創新:制定專項產業扶持政策,提供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同時,加強體制機制創新,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四、發展趨勢
- 技術創新驅動:未來,臨空經濟區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推動航空技術、信息技術等在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提高產業的智能化水平。
- 產業融合加深:臨空經濟與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其他領域的融合將更加緊密,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生態,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 區域協同發展:臨空經濟區將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 綠色可持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推廣綠色建筑、新能源技術等,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五、經典案例分析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 背景與成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通過舉辦產業資源推介會,展示了區域在產業布局、資源聚集和創新驅動方面的實力。目前,該區域正在通過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速要素資源聚集,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 經驗與啟示:注重產業空間布局的優化,打造特色“園中園”,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同時,通過政策支持和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 鄭州航空港
- 背景與成就:鄭州航空港出臺了《鄭州航空港區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年—2027年)》,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聚、科技創新等手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 經驗與啟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發展低空經濟特色產業。加強科技創新投入,支持企業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促進低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 美國孟菲斯空港經濟區
- 背景與成就:美國孟菲斯空港經濟區是全球重要的航空貨運樞紐之一,以其高效的物流體系和完善的產業配套而聞名。
- 經驗與啟示:構建以航空貨運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吸引了眾多相關企業集聚,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同時,注重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優化,提升物流效率。
六、全國臨空經濟區數量及分布情況
?1、總體規模
?數量:截至2023年7月,全國已明確規劃和建設的臨空經濟區達89個,覆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
?國家級示范區:目前獲批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共17個(如上海浦東、北京大興、鄭州航空港等),其綜合實力顯著高于非國家級示范區。
?2、區域分布特點
?東部地區
?核心城市主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臨空經濟區發展領先,占據全國綜合排名前四位。
?產業集聚:依托發達交通網絡和成熟產業鏈,重點布局航空物流、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構建“1+2+2”產業體系)。
?中西部地區
?加速追趕:鄭州、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城市臨空經濟區通過政策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崛起,鄭州航空港區已形成完整低空經濟產業鏈。
?特色發展:南寧、西安等城市通過差異化定位(如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排名上升6位)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空間布局模式
?功能分區:多數臨空經濟區采用“核心區+輻射帶”模式,例如:
?鄭州航空港:“一核領三區”(空港核心區、城市綜合服務區、臨港商展區、高端制造區);
?青島臨空經濟區:“一核五區一帶”(空港發展核、通航產業區、航空制造區等)。
?3、發展趨勢
?區域均衡化:中西部地區臨空經濟區數量占比持續提升,推動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
?產業融合深化:國家級示范區通過“航空+制造”“航空+數字”等模式引領產業升級(如鄭州航空港推動低空經濟與臨空經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