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現狀
鐵路軌道交通方面,2008年以來,我國在大規模鐵路建設投資的帶動下,鐵路制造業呈逐年高速增長態勢。全國電力機車、貨車的保有量在5年內增長了50%,產值年均增幅近30%,遠高于世界2%的平均增速。2008年實現產值1285.1億元,同比增長29.8%;2012年實現產值3540億元,同比增長16.3%;比2008年增長了2.8倍。
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西寶高鐵、柳南客專、衡柳鐵路、渝利鐵路、廣西沿海鐵路等7條鐵路開通運營。至此,我國鐵路營運里程突破10萬公里,時速120公里及以上線路超過4萬公里,其中時速160公里線路超過2萬公里;高速鐵路突破1萬公里,在建規模1.2萬公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2014 年全年建設目標將全面完成,其中,64 個新項目的密集開工將是2014年鐵路投資的重要亮點。國內鐵路市場還面臨著多重積累因素,包括高鐵客流快速增長使動車組需求預期向上修正、各地積極推動城際鐵路建設、鐵路產業基金等投融資改革措施正在落定等。在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在2013 年突破了1,600 億歐元,并不斷創出新高。
圖1: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統計(單位:萬公里)
此外,我國鐵路的旅客周轉量、貨物發送量、貨運密度和換算周轉量均為世界第一。
圖2:2005-2012年全國旅客發送量(單位:億人次)
圖3:2005-2012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單位:億噸)
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由于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起步較晚。2000年之前,全國僅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擁有軌道交通線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也進入大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保持加速上升趨勢。
圖4: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運營里程圖
2012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運營里程達2064公里,其中2012年新增投運里程321公里。其中, 上海、北京和廣州位居全國前三甲,運營里程分別為444千米、442千米和221千米。
圖5: 2012年底我國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圖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國內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武漢、南京、沈陽、長春、大連、成都等17個城市累計開通70條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含試運營線路),總運營里程達到2064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地鐵1726公里,占84%;輕軌267公里,占13%;現代有軌電車41公里,占2%;磁懸浮30公里,占1%。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步入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
隨著各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軌道交通客運量分擔率不斷上升,但與國際大都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0 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軌道交通客運量分擔率分別為 24.41%和 31.82%,比 2009 年分別提高2.87個和6.13個百分點。而同期,東京、倫敦客運分擔率則達到了80%。
圖6:北京、上海軌道交通客運量分擔率情況對比圖
從軌道交通產業的分布來看,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企業主要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其中:江蘇、遼寧、河南、湖南、山東、北京、四川、河北、山西和吉林省居前十位,企業數量占全國的77.7%;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省份有11個。在城市分布上,主要分布主要在長春、株洲、常州、青島、南京、唐山、大連等地,其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并基本完成產業、人才、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聚集。在整車制造方面,主要有北車和南車旗下的株洲電力機車、南車時代電氣、大連機車車輛、齊齊哈爾機車車輛、青島四方車輛、長春軌道客車、唐山機車車輛、大同電力機車、南京浦鎮車輛等企業主導中國機車、地鐵輕軌車輛、高速動車組的研發和制造。
表1:2012年鐵路運輸設備制造超100億元省份表
序號 |
省 份 |
銷售收入(億元) |
增幅 |
1 |
山東省 |
453.8 |
30.7 |
2 |
江蘇省 |
438.8 |
18.8 |
3 |
河南省 |
366.5 |
5.8 |
4 |
吉林省 |
271.9 |
111.9 |
5 |
遼寧省 |
246.9 |
17.8 |
6 |
河北省 |
224.4 |
14 |
7 |
四川省 |
131.9 |
12.7 |
8 |
山西省 |
130.6 |
35.1 |
9 |
黑龍江省 |
127.1 |
29.1 |
10 |
陜西省 |
114.5 |
3.8 |
11 |
北京市 |
105.5 |
5.1 |
圖7:中國機車車輛生產布局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能力顯著提升。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整體研發能力和產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重載和快捷貨運列車、城軌車輛、大型養路機械、列車運行控制、行車調度指揮、計算機聯鎖、綜合監控等產品制造技術。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高速動車組、城軌A型車等產品已批量投放市場并穩定運行,2010年實現新產品產值869.9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5%。動車組、城軌車輛、內燃機車、大型養路機械等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已出口到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馬來西亞等國家。
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已初步建立了國家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框架,已建成以現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家級研發機構10家,國家創新型企業5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3家。2010年,產業整體研發投入已接近產品銷售收入的4%、部分企業已超過10%。形成了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為骨干,覆蓋基礎技術、共性技術、產品實現技術的研發創新體系。
二、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市場前景
自從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政策以來,國產城軌車輛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高潮,國產軌道交通設備的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有力拉動我國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的長足發展。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斷在向周邊輻射,軌道交通建設的緊迫性也在增加。中國已形成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軌道交通建設市場。縱觀我國地鐵、輕軌發展動態,未來5-10年間,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及其設備制造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未來幾年鐵路年均增長有望保持在4000公里左右。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到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歷程將達到3000公里。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城際軌道交通和客運專線約1.5萬公里,需要投入2萬億元資金,其中各類技術裝備的購置和安裝費用約占35-40%。因此,城際客運專線的建設將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提供大約7000-8000億元市場空間。
圖8:2010-2020年我國軌道交通行業投資額預測(單位:億元)
伴隨我國持續加大對軌道交通的投入,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期。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即將迎來井噴,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有望保持每年2500-3000輛的持續增長,年市場規模150-200億元;動車組同樣需求強勁,受高鐵通車高峰的來臨,年增長量也將長期保持在300-400輛的水平,年市場規模600-800億元;機車(動力車頭)市場每年需求700-1000輛,年市場規模140-200億元;貨車隨著近年鐵路貨運能力提升,鐵路貨車需求在逐年提升,年平均將有7-8萬輛的需求,年市場規模300-320億元;客車(客車車廂)保有量有望保持4%的增長,年需求約7000輛左右,年市場規模200億元左右。
三、政策推動行業將步入高速發展期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時期將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骨干,建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推進重點開發區域城市群的城際干線建設。《軌道交通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相關利好政策的陸續出臺推動下,軌道交通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表2:軌道交通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時間 |
政策 |
具體內容 |
2011.5 |
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
未來5年,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3000公里,五年增長率達114.3% |
2011.5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
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骨干,建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 |
2011.02 |
《關于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 201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
提出研究制定《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辦法》,進一步加大推動綠色交通工作的力度 |
2010.10 |
《機械基礎零部產業振興實施方案》 |
2010年~2012年,圍繞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零部件發展瓶頸,其中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用軸承等機械基礎
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