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激光與光電產業鏈特點,結合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基本情況,中機院分析員認為,“十三五”規劃重點產業的再次提出,將迎來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最好的歷史發展時期。
一、激光與光電產業特點
激光與光電產業,是以光電技術為核心所構成的各類零件、組件、設備以及應用市場的總和。根據國內外科技和產業界的一般看法,激光與光電產業可劃分為九類行業,即光電元器件、光電顯示、光輸入/輸出、光存儲、光通信、激光、光電能源、半導體照明、光電周邊產品(主要是光電產品專用制造設備等)。
激光與光電產業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技術含量高。是典型的技術與資金密集型行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二是產業關聯度高。激光與光電產業與高端裝備、信息技術、新能源、軍事、醫療、電子等產業密切相關,廣泛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三是發展前景好。2010年光電產業全球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美元,到2015年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將成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和規模最大的產業。
激光與光電產業包含多個產業鏈,各產業鏈之間互有交叉、關聯度高。其重點產業鏈有:一、激光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為各種激光器,下游為激光應用設備及各類服務產品等。二、光電能源:上游為材料、元器件,中游為發電器件、組件、裝置與設備,下游為發電整流調壓系統及配套設備。其中光伏產業鏈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光熱發電上游為儲熱材料、跟蹤器、集熱裝置,中游為蒸汽發電機,下游為發電系統集成。三、半導體照明:上游為原材料、外延和芯片制造,中游為封裝,下游為應用產品。四、光通信:上游為光電子器件,中游為通信系統及設備,下游為電信運營系統。
二、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發展現狀
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超2500億元。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十幾年來始終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0年市場規模超2500億元。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顯示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產業結構失衡,“兩頭小,中間大”特征明顯。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特點,產業鏈上游的元器件、制造裝備、原材料等行業技術水平落后,關鍵材料和裝備依靠進口;產業鏈中游領域市場規模較大,技術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產業鏈下游應用產品方面,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高附加值的產品研發及生產能力不足。
核心技術缺乏,技術研究期待突破。我國激光與光電產業已經發展成為產業鏈配套完整、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產業群體,其產品功能、性能和質量的競爭力都在迅速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產業鏈整體競爭力脆弱,部分重要技術環節期待突破,部分關鍵生產設備和測試儀器依靠進口;二是研究機構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自主知識產權比重不高,原創性知識產權少;三是缺乏健全的標準和檢測體系。
三、產業將邁進最好的歷史發展時期。
“十三五”規劃再次提出,我國政府將重點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激光與光電產業作為基礎性產業,支撐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此外,我國政府積極布局,逐漸形成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光電產業集群;在發展方向上,加大對關鍵技術以及重大技術裝備的研發力度,逐步扭轉關鍵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積極開發高端化,精細化、高附加值的產品,并不斷延伸產品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