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8u4o4"><source id="8u4o4"></source></abbr>
    <abbr id="8u4o4"></abbr>
  • <dl id="8u4o4"></dl>
    <li id="8u4o4"><dl id="8u4o4"></dl></li>
    <code id="8u4o4"><tr id="8u4o4"></tr></code>
    首頁 > 訪談錄碳中和:川西北參與減碳的方向與路徑是什么?難點又在哪里?

    碳中和:川西北參與減碳的方向與路徑是什么?難點又在哪里?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21-11-24  點擊: 1409次
    碳中和背景下,川西北在全省減碳格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后,川西北參與減碳的方向與路徑是什么?難點又在哪里?在全省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川西北,又能否改寫全省區域發展格局?

      從全省區域發展格局來看,川西北人口稀少、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偏低,似乎并不是減碳的重點區域。但在各類學術論壇及政府部門會議中,川西北卻是四川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熱點區域。
     
      要解讀這一“反常”現象,首先要弄明白:川西北在全省減碳格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后,川西北參與減碳的方向與路徑是什么?難點又在哪里?在全省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川西北,又能否改寫全省區域發展格局?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梳理了相關科研成果,并走訪相關專家,試圖找出答案。
     
     
      記者:從四川全局來看,川西北地區人口密度和工業化水平均偏低。在這個背景下,川西北地區還要減碳嗎?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四川的雙碳目標能不能實現,川西北是關鍵。
     
      從路徑上說,降碳既要做好高碳能源、高碳經濟的“減法”,也需要做好低碳能源、低碳經濟的“加法”。在這兩個領域,川西北都具有突出優勢。
     
      目前,川西北地區的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每年可新增碳匯900萬噸左右,減碳作用十分突出;該地區水能、熱能等零碳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民族風情、自然風光等,川西北生態文化旅游等低碳經濟潛力很大。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于貴瑞:準確地說,是四川減碳必須帶上川西北,而且優先考慮川西北。這關系到四川能否實現碳收支平衡。
     
      學界公認,一個區域能否實現碳中和,不光是看排了多少碳,還要看吸收了多少碳。兩者數量只要接近,或者實現某種程度的平衡,就能達到碳中和目標。世界上最大的碳存儲和碳循環,是以森林為代表的陸地植被在光合作用中完成的,俗稱森林碳匯。這是實實在在的固碳,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減碳方式中最為經濟和可行的方式。比如,靠植樹造林吸碳,固碳一噸的成本也不過10美元。以工業手段固碳,目前固碳一噸成本只能做到90多美元。兩者相比,植樹造林要經濟得多。
     
      目前,甘孜和阿壩擁有具備固碳能力的森林1億多畝、草原3億畝左右,分別約占全省總量的五成和九成。同時,兩州還有大量的宜林宜草區域等待綠化。這是四川其他地區沒有的先天優勢。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川西北當然需要減碳,這對于四川今后的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一般認為,對于一個區域的碳中和進程能產生重大影響的3個變量,比重從高到低分別是:能源結構、固碳能力和生活方式。
     
      當前,國家賦予四川最重要的戰略任務,是與重慶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去年,雙城經濟圈內的GDP總量只占了全國總量的6%左右,要想達成國家賦予“新的動力源”等戰略定位,今后雙城經濟圈必然要經歷產業、人口的進一步聚集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這自然會帶來能源需求的提升與碳排放的增加——目前來看,以化石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結構還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維持下去。這樣一來,作為清潔能源基地的川西北,重要性不言而喻。
     
     
      記者:三位提到的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減碳”,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么,在川西北減碳,重點是什么?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應重點關注3個方面。一是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加快推進,將驅動水泥等建材生產需求增加,需準確把握和推進重點用能產業的節能減排工作。二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居民取暖、出行等生活用電用油需求增大,需精準布局助傳統產業減碳升級。三是應重點關注綠色低碳能源推廣應用和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充分發揮低碳優勢。
     
      具體來說,首要是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產業,有序推動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和多能互補,拓展能源外送通道和能力。其次是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用好全省最大牧區和高原泥炭沼澤濕地,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和區域碳普惠機制。最后,結合鄉村振興,做大生態文化旅游和高原特色農牧業。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于貴瑞:除了要有序開發清潔能源外,還要全力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鞏固穩定川西北地區既有的陸地生態系統。這直接關系到這個生態系統的碳吸收能力。
     
      川西北地區的濕地和草原退化問題,絕大部分是粗放型發展方式帶來的。所以,不僅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治標,還要從轉變發展方式入手想辦法治本。
     
      治標,主要是植樹種草、禁牧限牧,修復地表生態。這方面,四川已經堅持了20多年,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治本,就是發展路徑轉型,這點比較難。我注意到,在川西北,各縣的人均草場面積只有三四百畝,只有內蒙古等其他牧區的十分之一左右。這么小的草場要讓農牧民致富,很難不出現過度放牧的問題。所以,要想辦法引導農牧民往旅游業等其他行業轉型,給森林草原和濕地減負。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注意考核的差異化。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行動的推進,以地區為基礎的碳排放考核方案很快就會實施。但這個考核肯定要分區分類實施。川西北和四川,都是以水電等清潔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結構。這意味著,現有的碳排放量已經是盡可能壓縮的結果,也是領先全國的水平。在以后考核減碳的過程中,自然不能和其他地區一個樣、一刀切,要分區分類實施,考核內容要有所傾斜和側重。例如,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川西北部分地區的碳排放也會隨之增加。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就不應該“一票否決”。
     
     
      記者:川西北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紅線管制區。在這樣的區域減碳,應該注意什么?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從宏觀來說,川西北地區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若爾蓋草原濕地兩大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部分,也是長江和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必須要守住生態優勢,這是前提。
     
      從微觀來看,川西北自然保護地多而廣,生態紅線面積占比高,綠色能源開發利用和外輸通道建設可能受限。同時,各類生態系統碳匯價值實現路徑單一,生態補償機制尚不健全。此外,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受交通制約大,資源稟賦和低碳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充分、困難多。
     
      所以,川西北在減碳過程中,必須要筑牢生態屏障,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一方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資源開發規劃,推動項目合理布局和資源有序開發;另一方面,實施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草原、濕地、森林等生態系統保護,推動大熊貓、若爾蓋國家公園建設,推動污水、垃圾、農業農村環境治理。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于貴瑞: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特別是要構建與四川乃至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功能區劃和生態紅線。四川的生態紅線在2018年前后劃定后,因為國家公園體系建立等做過一次調整。眼下,鑒于減碳的需要,這些規劃還要做更科學的調整。
     
      其次,是要科學作為。川西北的生態脆弱,有些看起來減碳的措施,往往帶來的后果是增加碳排放。比如,川西北草原部分地區降雨偏多、植物生長高度依賴現有的光熱來源。在搞太陽能開發時,不能照搬照抄新疆和內蒙古在沙漠地帶的集中連片光伏發電模式。因為新疆和內蒙古的沙漠地帶降雨不多,地表沒有植被,搞集中連片的光伏能減少蒸發,對治沙有利,這與草原富集的川西北的情況大不一樣。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我只做一個提醒:清潔能源領域,不要急著做增量,而是要用好存量。
     
      比如,在水電領域,經過多年高強度開發后,川西北的水電開發強度已在全國最前列,存在發電企業棄水現象。比如,大渡河干流已有8座水電站投產,總裝機量在1110萬千瓦左右,算上正在建設的電站裝機容量,已逼近大渡河的總可開發容量3000萬千瓦的上限。不提生態環保因素,光是潛能來看,下一步再去做加法已經很難了。但另一方面,四川省內還存在著時段性或者區域性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
     
      四川是千河之省,每條河流的降雨量和來水量年際變化肯定是不一致的。如果能夠做到調度“一盤棋”,肯定能夠相互補位、最大程度減少棄水,最大程度降低電力供應短缺帶來的影響。如果再把目光放遠一點,若省級層面能實現水電能和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無縫對接,那樣清潔能源發揮的效益會更大、更好。
     
     
      記者: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實現雙碳,會給川西北乃至四川的既有區域發展格局帶來什么改變?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四川水能高度集中在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江”流域,太陽能主要分布在阿壩、甘孜、涼山和攀枝花“三州一市”,風能在攀西地區、盆周山區開發條件相對較好,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均與人口集中、城鎮密集的四川盆地逆向分布。川西北綠色能源稟賦好、產量較大,對綠色載能產業具有吸引力。總體看,雙碳目標約束、引領下的這種深刻變化將會對優化產業格局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影響。
     
      區域經濟加速重塑下,四川應重點關注3個方面,一是做優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堅持以低碳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型升級。二是圍繞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低碳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鏈、延鏈、補鏈,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是推動綠色低碳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川西北地區要抓住戰略機遇,進一步拓展電力輸送通道和網絡,提升既有通道利用率,助力全省乃至全國降碳。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于貴瑞: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影響。首先,對于川西北來說,伴隨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川西北地區會因為固碳能力而獲得大量的收益。因為,不管是碳排放權的交易,還是政策層面力度越來越大的生態補償,都會改變當地的發展條件。其次,更直接的影響是,將影響四川的產業布局,特別是高排放產業的布局。比如,2016年前后,不少產業從沿海地區轉移至中西部生態環境容量較高的區域。而在雙碳背景下,川西北地區肯定具有先天優勢。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在某種程度、某些領域上有所改變,但不會顛覆、打破既有的區域經濟格局,各經濟區之間的聯系會更加緊密。
     
      一個省或者一個區域的發展格局變化,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城鎮格局和產業格局的調整與重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牽引力很強,今后成渝地區的產業聚集度、人口密度、城鎮化水平都會大幅度提升,碳排放量隨之增加。但這也帶來了能源供應雙方,以及區域之間減碳排碳互動程度的增加。而且,碳達峰與碳中和是對重大生產力、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布局的再次優化。所以,川西北與其他區域的密切程度會大幅提升。
     
      核心生產力將改變。隨著科技的進步,部分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對于穩定的清潔能源需求更加旺盛。能源將成為影響產業布局的首要因素。
     
      隨著節能降碳的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將給該區域帶來巨大變化。很多地方的經歷都證明了,一個水電站,一個礦場,能讓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宜昌,在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整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和軌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了湖北的副中心城市。

     
    上一篇:訪:“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
    下一篇: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專有名詞解讀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补课老师让我cao出水| 综合五月天婷婷丁香|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国产精品电影网|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配人种jizz|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级视频| 综合网激情五月|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国产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漫画|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西西人体高清444rt·wang| 好紧好爽太大了h视频|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97国产在线公开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男人一进一出桶女人视频|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writeas朱志鑫|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黑寡妇黑粗硬一级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