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等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沿黃河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制定實施《工作方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具體行動。《工作方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鞏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成效,推動提升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強化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防范,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工作方案》明確了沿黃河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的工作范圍、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通過實施整治,2024年年底前,沿黃河省(區)化工園區和國家級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達標運行,污水管網質量和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2025年年底前,其他各類園區基本實現上述目標。
《工作方案》要求:一是建立問題清單。全面摸清園區污水收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園區環境管理、化工園區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二是開展整治銷號。存在問題的工業園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實行“一園一策”,明確整治任務和時限要求,對完成整治任務的及時予以銷號。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治的,明確分階段整治任務。三是實行動態管理。涉及園區合并、升級、設立或撤銷的,以及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及時通過信息系統更新有關信息。生態環境部通過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監督檢查等方式,對重點園區開展指導幫扶,核實工作進展,將發現的重大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現場調查拍攝范疇。四是打造標桿。以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和化工、電鍍、造紙、印染、食品等主要涉水行業所在園區為重點,推動初期雨水、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分質分類處理,加強工業廢水綜合毒性管控能力建設和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實施化工企業污水“一企一管、明管輸送、實時監測”,有效防控環境風險。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指導,探索行之有效的工業園區管理模式,推薦優秀案例,加強宣傳推廣。
《工作方案》強調,要加強組織協作,做好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與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化工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排污許可等工作銜接,統籌相關部門在污水管網維護改造、園區循環化改造、化工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資金,明確責任,形成合力。要結合生態環境科技幫扶工作,加大指導服務力度,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要實行信息公開,主動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信息,接受群眾監督舉報,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