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南省EOD試點項目,結合實踐案例分析了“水生態環境保護+片區綜合開發”“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鄉村振興”“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開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生態農業開發”4個典型模式及主要特征,總結了政府主導、一體開發、市場運作、多方投入、因地制宜、特色發展的主要試點經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提供借鑒。
湖南省EOD試點典型模式解析
2021年4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發文《關于同意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環辦科財函〔2021〕201號),同意36個地方政府和企業依托項目開展第一批EOD試點工作,EOD模式正式推向實施層面并逐步進入市場視野。2022年4月,《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環辦科財函〔2022〕172號)同意對58個項目開展第二批EOD模式試點工作。
近年來,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環境治理模式創新。湖南省共6個地方開展第一、二批EOD模式試點工作。通過對湖南省EOD模式試點項目進行分析,總結了湖南省EOD模式實踐的典型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湖南省EOD模式相關政策實踐
案例1: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水系綜合整治(二期)項目
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水系綜合整治(二期)項目位于位于岳陽市東北部,城陵磯港區是國家首批開放的外貿港口,湖南唯一通江達海港口、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規劃控制面積100km2,規劃建設面積69km2,累計簽約和注冊企業321家,2021年岳陽城陵磯口岸集裝箱吞吐量60萬標箱。試點以構建環白楊湖景城融合、城湖共生新城區為目標,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包括環白楊湖綜合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污水管網建設、西干渠疏浚及擂鼓臺區域水系綜合治理;產業開發項目包括松陽湖鐵路專用線工程、物流園、華為新金寶高端制造基地、臨港高新產業園、110kV輸變電工程、集成電路及先進半導體功率器產業園;配套工程項目為行政綜合辦公系統。項目建設期3a,運營期17a。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14.5∶85.5。資金籌措為企業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0%,貸款占總投資的80%,貸款期限20a。本項目收益主要包括鐵路運輸收費、物流倉庫租金、廠房租金、電費、物業管理費等。項目投資稅前財務內部收益率為7.93%,稅前投資回收期為11.85a。
案例2:長沙市望城區濱水新城核心區綜合開發項目
長沙市望城區濱水新城核心區綜合開發項目位于長沙市北翼望城東南部湘江西岸,是湘江新區的核心板塊,規劃目標為“生態創谷、幸福水城”,功能定位為國際級湖南湘江新區副中心、總部經濟區。試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包括岳麓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工程、黃金河水系河湖連通工程、黃金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產業開發項目包括大澤湖生態智慧城建設項目、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建設期3a,運營期17a。
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47∶53。資金籌措為企業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0%,貸款占總投資的80%。本項目收益主要為房屋租金、停車費、廣告位租金、充電樁租金、地熱開戶接入費、供冷(熱)營業收入、污水處理費等。項目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4.32%,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1.26a。
案例3:耒陽市(中國)油茶博覽園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
耒陽市(中國)油茶博覽園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項目位于耒陽中心城區以北,范圍包括油茶基地和油茶博覽園,耒陽市油茶栽培歷史達2300多年,油茶產業是耒陽市經濟轉型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是“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油茶之鄉”,“耒陽油茶”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試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主要為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產業開發項目包括核心產業園區、油茶精深加工區、油茶博覽區、油茶小鎮示范區、旅游觀光區。由湖南神農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耒陽市交通水利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湖南神農國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實施運營。項目建設期4a,運營期為30a。
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20∶80。資金籌措為企業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7%,貸款占總投資73%,融資期為15a。本項目收益主要為油茶銷售、特色農產品出售、博覽區場館租金和旅游觀光門票等。項目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2.96%,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2.7a。
案例4:永州市濱江新城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永州市濱江新城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濱江新城先行建設區北側,占地面積1188hm2,片區是永州市冷水灘區和零陵區兩個市轄區聯城的中心。永州市地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湖南省對外開放的“南大門”和對接東盟的橋頭堡。
試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包括片區內湘江流域、曲河河道、福耳河流域水生態修復治理,城市納污管道及海綿城市道路建設。產業開發項目包括生態康養、綠色建筑、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態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期3a,運營期為27a。
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19∶81。資金籌措為企業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8%,貸款占總投資的72%,貸款期限20a。項目由永州市經濟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發運營,通過污水處理廠收費、康養基地經營收入、綠色產業經營收入、配套土地資源綜合開發收入、科學城科研辦公樓租金等。項目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6.13%,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4.28a。
案例5: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紫霞湖美鄉村振興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
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紫霞湖美鄉村振興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位于大十八洞景區、空港新區—麻栗場片區、三產融合園片區、古苗河大峽谷景區、龍潭礦場等地,涉及面積總計約70km2,目標定位為“全國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和“大湘西三產融合發展先行區”。花垣縣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部,地處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鉛鋅礦、錳礦是花垣縣優勢礦產,素有“一腳踏三省”和“東方錳都”之稱,也是全國減貧重要地標和新時代紅色地標。
試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包括礦場污染綜合整治、兄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尾礦庫閉庫及環境綜合整治。產業開發項目包括十八洞景區建設、空港新區—麻栗場片區鄉村振興產業、三產融合園片區示范產業、古苗河大峽谷景區建設、花垣龍潭礦場生態治理片區新型產業。項目建設期3a,運營期12a。
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4∶6。試點項目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0%,其他資金占80%,包括商業銀行貸款、申請上級補助資金及爭取政策性銀行貸款。項目收益來源于大十八洞景區產業、空港新區—麻栗場片區鄉村振興產業、三產融合片區示范產業、古苗河大峽谷景區經營收入、花垣龍潭礦場生態治理片區新型產業、商業開發產品銷售、商業開發產品租賃收入等。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6.23%,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2.89a。
案例6: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
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項目位于婁底市城區北部,主導產業為精品鋼材深加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和電子信息及電子設備制造產業,為“一園三片區”格局,總用地面積72hm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7家,世界500強企業12家。
試點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包括漣水北岸岸線及生態環境修復項目、婁底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婁底經開區污水處理及管網工程、婁底經開區太和工業園雨污分流改造項目。產業開發及配套基礎設施包括雙創(新材料孵化器)標準廠房(二期)、婁底市生態電力科技谷A區(二期)建設項目以及婁底經開區生活配套設施。項目由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婁底市婁開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實施。項目建設期3a,運營期17a。
試點項目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投資比例約為62∶38。資金籌措為項目自籌資金占總投資23%,主要包括社會資本金、土地折資和已建工程折資,貸款資金占77%。項目收益來源于廠房出租出售收入、物業管理費、綜合樓等租金、停車費、充電樁租金等。經測算,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7.58%,稅后投資回收期13.29a(表3)。(作者:蘇艷蓉 張伏中 尤翔宇)

表3 湖南省EOD試點典型模式與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