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

殷勇的報告分兩個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顧;二、2025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對于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報告顯示,北京針對性出臺系列穩增長舉措,經濟總體實現穩定向好;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更加緊密的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深入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首都文化在保護傳承中繁榮發展;大力推動美麗北京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首都安全防線進一步鞏固。
報告指出,2024年,北京實施2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推進89個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1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3萬套;積極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500億元,為中小企業清欠12.9億元;面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超2700億元。
深化“兩區”綜合改革,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范綜合測評成績全國第一,形成全國首個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等先行先試成果;8家知名外資醫藥企業在京新設研發機構,北京地區進出口總額超3.5萬億元。
北京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提質一般制造業企業104家,治理違法建設超2000萬平方米,城鄉建設用地再減量6.6平方公里。
北京做優做強先進制造業,制定實施醫療器械、新材料等40項細分產業支持政策;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北汽、小米、理想等重點整車項目陸續投產、在京生產新能源汽車約30萬輛、增長近3倍,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集成電路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未來產業蓬勃發展,火箭大街啟動建設,實現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擬人奔跑。
殷勇表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努力爭取更好結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生態環境質量、能源、水資源等指標達到國家要求。
報告提出,2025年要做好以下工作: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深入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縱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方位擴大內需,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著力發展壯大高精尖產業,努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動機;深入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更好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提高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持續改善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大力度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取得新成效;提高城市本質安全水平,切實維護首都和諧穩定。持之以恒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2025年,北京將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建立投入增長機制,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個未來產業。加快6G實驗室和6G創新產業集聚區等項目建設,打造低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先導區,完善首批10個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種子項目落地轉化,梯度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強化應用場景牽引,加快商業星座組網等試點示范,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2025年,北京將大力提振消費。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持續打造大運河等國際消費體驗區,推動中關村等重點商圈改造升級。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促進新能源車、數碼產品等綠色、信息消費。增加生育養老、美麗健康等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擴大時尚消費,支持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發展。新建和更新60處群眾身邊的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辦好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等精品賽事。
2025年,北京還將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速建設光網之都、萬兆之城,推動全市5G移動網絡深度覆蓋。激發數據要素活力,加快創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打造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深入開展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試點,完善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功能。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計劃,鼓勵醫療、教育、先進制造等重點領域開放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推進雙智城市建設逐步向平原新城和中心城區延伸。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壯大數字服務產業,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北京將扎實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深化城市更新行動,統籌推進居住、產業、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區域綜合等五類更新改造。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條,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處,改善宛平城等12個重點區域周邊環境面貌,做好第二輪回天行動計劃收官。完善1000個居住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物業服務覆蓋300個老舊小區。
2025年,北京還將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補短板力度,建設適應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