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國資委以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指引,堅持上下游協同發展思路,依托青海省豐富的光熱資源,推進光伏產業發展,促進全省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已構建起工業硅—多晶硅—單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及電站建設全產業鏈。已建成工業硅11.5萬噸、多晶硅14.5萬噸、單晶硅100吉瓦、組件6.8吉瓦,逆變器、鋁邊框、支架等配套產品規?;a;在建工業硅25萬噸、多晶硅25萬噸、單晶硅20吉瓦、組件1.5吉瓦。今年1—6月新能源產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倍,投資同比增長29.6%。1—8月青海省工業硅生產4萬噸,同比增長44.6%;多晶硅生產11.1萬噸,同比增長3.3倍;單晶硅生產10.4萬噸,同比增長1.7倍;光伏組件生產25.7萬千瓦,同比增長83%。
頂層設計高位推動。推進落實《青海省實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工作方案》,明確重點發展鹽湖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數據等5大產業集群,積極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制造業產業,支持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打造。
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強化重點項目支撐帶動作用,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青海省2023年百項重點工業項目、百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實施方案》,重點推動麗豪半導體高純晶硅、晶科能源單晶拉棒、天合光能光伏全產業鏈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定期開展項目跟進工作,協調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及問題,晶科能源20GW單晶拉棒僅歷時97天就順利實現點火投產,彰顯建設“新速度”。天合光能從今年2月單晶拉棒下線到4月組件、5月切片、7月電池、8月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下線。光伏全產業鏈的建成投產,填補了青海光伏全產業鏈空白,實現光伏全產業鏈“零的突破”,真正做到“青海造”“青海用”的產業對接。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圍繞產業發展方向和科技前沿,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黃河水電西寧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N型IBC電池的高端應用組件開發項目、陽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RCz直拉單晶硅多根連續長晶技術研究與應用等一批技術攻關項目。實現P型雙面電池轉換轉化效率最高達到22.6%,N型電池轉換轉化效率最高可達23.6%,電池轉換效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加強招商引資力度。編制產業鏈圖譜、梳理產業鏈短板,圍繞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產業發展短板;依托“青洽會”、省外展會、“央企活動”等窗口平臺抓招商、擴影響,聚焦頭部企業強推介、促合作,先后引進天合光能光伏全產業鏈、紅獅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麗豪半導體多晶硅、高景太陽能單晶硅等一批光伏制造產業鏈項目落地建設,做大光伏產業集群。
下一步,青海將圍繞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積極推動光伏制造業建設,加快實施光伏制造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增強產業集群發展后勁,推動產業向高質化、高端化發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搭建高層次創新平臺,積極創建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等,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全面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