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公示了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名單,河源市組織申報的廣東省河源市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在全國競爭性立項項目中脫穎而出,以第6名的成績成功入圍。這是廣東省唯一入圍的項目,將獲得中央獎補資金4億元。
項目總投資13.18億元,打造油茶種植示范基地
河源是油茶重要分布區和理想生長地,野生油茶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群落結構完整,擁有1500多年的油茶種植歷史。河源境內的東源、和平、連平、龍川4個縣的土質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油茶。
作為廣東地區唯一入圍的項目,河源市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總投資達13.18億元,除中央財政補助4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42億元外,將撬動社會資本(不少于160家企業)4.76億元投入項目建設。
項目將按照一產“擴面”、二產“提質”、三產“增效”的發展思路,統籌河源全市五縣一區共96.9萬畝油茶資源,在省級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的基礎上,實施油茶高標準種植和生產加工水平提升等四大工程,推動茶山變金山、富民添保障、振興賦新能,以油茶全產業鏈布局示范引領高質量發展,力爭打造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的示范樣板和新高地。
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河源市油茶高標準種植規模,至項目末期,當地油茶種植面積達到123萬畝以上,油茶年產能2.9萬噸以上。項目區新增油茶林盛產期畝均油茶產量達到40公斤以上,低產林改造盛產期畝均油茶產量達到30公斤以上,管護撫育盛產期畝均油茶產量達到25公斤以上,平均畝產油茶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
依托河源市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河源市還將培育和扶持一批油茶深加工龍頭企業,打造“河源山茶油”公用品牌,完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培育茶油省內、國內知名品牌,實現河源油茶產業綜合產值76億元以上,項目區油茶產業綜合產值將達到60.08億元。
年產能占全省三分之一,“小特產”長成“大產業”
萬畝油茶,香飄古邑。河源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是粵北重要生態屏障、粵港澳大灣區糧油供應基地。廣東是全國油茶產業核心發展區,河源是廣東省最大油茶產區、重點發展區。河源市目前擁有國家油茶重點縣3個、省油茶特色產業發展基地2個,全市油茶種植面積、茶油年產能均占全省三分之一,畝均茶油產量約21公斤。
同時,河源市擁有“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和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高層次科研平臺的分中心,主攻油茶良種培育和栽植技術,全市制定了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地方標準,市縣鎮村形成一支穩定的油茶鄉土專家和技術骨干能手隊伍,為河源發展油茶產業奠定了基礎。
河源市建成全省唯一的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及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財政廳已投入2億元,重點支持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已形成具有年產茶油2.31萬噸的規模化加工能力及化妝品、保健品、藥品、洗滌品等精深加工衍生產品體系。打造了知名茶油品牌33個、廣東省十大茶油品牌2個,其中“上山打油”品牌獲香港有機認證,2022年向港澳地區輸出茶油超百噸。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河源市還積極探索“油茶+N”的發展模式提升綜合效益,以打造一批“農文旅”融合示范項目,推動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走出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河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