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最早從美國興起。二戰之后,美國藥品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醫藥產業位居世界首位。現階段,從專利的數量的角度來看,全球 50%以上的生物醫藥專利屬于美國;從市場規模來看,全球醫藥市場中美國生物醫藥產品的銷量占據一半以上。美國生物醫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研發上都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在美國的新興高技術產業中,生物醫藥產業占據重要的地位。美國在生物醫藥各個領域不斷進行研發創新,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美國關于生物醫藥的出版物占據 37%;從專利的角度出發,美國專利數量上領先于世界,在全球生物醫藥專利數量中占據 37%。并且在臨床實驗方面的研究,美國率先進行臨床試驗,其技術水平領先于世界。美國的生物醫藥吸引了大量的投資,生物醫藥技術也是風投資金熱衷的投資項目。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經驗如下:
一、全面的政府制度保障。
第一,美國政府制定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為了引導生物醫藥企業的深入發展,美國政府不僅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鼓勵,還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生物醫藥市場的秩序。生物醫藥已經成為美國國家戰略發展的核心產業。1980 年,美國政府制定了《拜杜法案》和《貝赫—多爾專利商標修正法》,對生物醫藥知識產權和科研成果的轉化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成為成果轉化的法律基礎,能夠從法律層面保護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成果,為日后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1995年,美國出臺了《國家技術轉化與進展法》,專門針對合作研發進行了法律規定,支持合作研發的成果商業化,鼓勵合作研發的進行。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研究,能夠加快研發的速度,進一步實現技術信息的共享。現階段,美國不斷出臺各種法律法規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護,如《專利法》、《技術產權法》等。
第二,制定專門的稅收優惠標準。美國政府為了鼓勵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制定了相應的稅收優惠制度。一是研發抵扣。企業在進行生物醫藥研發時的費用支出可以抵扣應繳納的稅收費用。此外,在《稅收優惠簡化和公證法案中》中,明確指出針對罕見病的治療藥物,其臨床費用的一半予以減免。二是投資抵扣。主要指在進行專門的設備購買時的費用等支出,可以進行稅收的抵扣。馬里蘭州為了刺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吸引更多投資,規定本地區生物醫藥投資者可以按照投資金額的一半進行抵扣。此項規定的出臺,對投資者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有助于馬里蘭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吸引到更多的投資。
第三,政府專門提供資金的資助。美國聯邦政府每年都向國立衛生研究機構撥款。2008 年,撥款金額為 200 億美元。各州政府也相繼對生物醫藥產業提供資金的支持,鼓勵創新。新澤西州每年撥款 4000 萬美元用與生物醫藥的創新,其中60%用于對干細胞的研究,大力支持生物醫藥研發,積極探索生物醫藥未來發展的方向。政府在鼓勵創新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單單重視企業利潤的增長,還關注生物醫藥企業帶來的就業機會。各州政府用于培養生物醫藥人才的支出也在不斷增加,為生物醫藥企業輸送高素質的人才,通過高薪也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本州,促進生物醫藥研發實力的不斷攀升。各州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產業政策,主要從稅收和人員培養兩個角度出發,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激發當地經濟的活力,擴大當地的就業機率。
二、完善的金融投資市場。
1976 年,風險投資幫助博耶成立基因泰克公司,標志著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興起。之后在 1980 年基因泰克公司利用 12%的股權募集 3600 萬美元資金,其中的大部分資金用在了生物醫藥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當中,1990 年,基因泰克公司與羅氏控股聯合,羅氏公司以 2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基因泰克公司 60%的股權,為基因泰克公司的科技研發以及整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使得基因泰克公司的發展進一步提速,現在基因泰克公司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生物醫藥企業之一。除了接受風險投資,證券市場募集資金之外,美國生物醫藥企業也會通過兼并重組其他生物醫藥企業的方式,來增強自身實力。美國健贊公司通過不斷收購其他相關的生物醫藥企業,獲取先進的生物醫藥技術并拓展生物醫藥市場,2011 年,健贊公司與賽諾菲公司完成了生物醫藥史上的第二大交易,賽諾菲公司以 20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健贊公司,2016 年,賽諾菲公司資產達到 1112 億美元。完善的金融投資市場,為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最強源動力,是美國生物醫藥產業能夠高速發展的最有力支撐。
三、重視技術創新。
美國生物醫藥公司非常重視生物醫藥新技術的創新,基因泰克公司曾一度因為高額投資生物醫藥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在高額的銷售收入的前提下,凈利潤為負。不僅美國的生物醫藥企業自身非常重視生物醫藥技術的創新,美國政府以及美國高校和相關的科研機構也都非常重視生物醫藥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為代表的高校科研群體和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新英格蘭醫學中心為代表的科研機構群體共同為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大型生物醫藥企業帶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2003 年,美國共有生物醫藥公司 2000 余家,其中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 300 余家,占比 15%。根據 2016年《FORBES Gloal 2000》數據,強生、輝瑞兩家制藥公司資產總量就超過了 3000億美元。強大的企業自身實力保證了生物醫藥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帶動相關企業(兄弟企業和其他生物醫藥中小企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在大型企業的帶動下,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生物醫藥技術不斷進行突破,促進了生物醫藥產業結構的調整。 (作者:張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