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消息,《山西省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開始實施。山西省實施產業鏈市場主體倍增、企業培育壯大等七大行動,培育形成6條千億級產業鏈、4條500億級產業鏈。10條重點產業鏈2025年營業收入將突破8400億元。
10條重點產業鏈及其定位分別為:具備世界級核心競爭力的特鋼材料產業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合成生物產業鏈,國內一流的風電裝備產業鏈,國內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產品種類較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安全高效的氫能產業鏈,綠色循環的鋁鎂精深加工產業鏈,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現代醫藥產業鏈。
省工信廳、省審批服務管理局等部門將共同實施產業鏈企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倍增、重大項目攻堅、精準招商引資、創新能力提升、金融資本助力、供應鏈保穩七大行動。
其中,產業鏈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實施過程中,開展骨干龍頭“鏈主”企業領航計劃,“真金白銀”支持“鏈主”企業不斷壯大,力爭到2025年形成千億級“鏈主”企業2戶至3戶、百億級“鏈主”企業12戶至15戶。同時,開展“專精特新”“鏈核”企業培育計劃,培育一批產業鏈“小巨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力爭到2025年全省“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00戶以上。
產業鏈市場主體倍增行動將推進“產業鏈﹢市場主體”培育模式,落實強化市場主體要素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出臺專項配套措施,組成高含金量“政策包”精準施策,推動重點產業鏈市場主體上規模、增實力、提效益。有關部門引導中小企業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體系,力爭到2025年新增重點產業鏈規上企業195戶,實現“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鏈式集群發展。
山西省建立“五個一”省領導領銜推進機制、“五個一”工作閉環管理運行機制、“五個一”清單化管理機制、“五個一”綜合支撐服務機制,統籌引導政策、項目、資金、人才、土地、能耗等各類資源要素向重點產業鏈匯聚。同時,在對上爭取政策支持、安排省級重大項目和省級專項資金上優先向重點產業鏈傾斜;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引領作用,在省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新動能專項資金)中統籌支持產業鏈發展項目;激活信貸投放和社會資本,為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