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8u4o4"><source id="8u4o4"></source></abbr>
    <abbr id="8u4o4"></abbr>
  • <dl id="8u4o4"></dl>
    <li id="8u4o4"><dl id="8u4o4"></dl></li>
    <code id="8u4o4"><tr id="8u4o4"></tr></code>
     
     
    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產業要聞

    雙碳產業:碳達峰碳中和對潤滑油行業的影響

    來源:原創  時間:2022-04-25  點擊:5053
    開展碳足跡評估,確立低碳減排總體目標,通過技術革新、過程管理和參與可再生能源消納,可再生資源利用,降低碳排放強度,實現過程低碳化。 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和廢油再生技術應用,以及林業碳匯等手段,努力達成碳中和目標。 開展產品碳中和認證,提高產品競爭力。

       在應對碳達峰碳中和方面,潤滑油行業與其他工業行業既有相同的需求和方案,包括業務轉型、過程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森林碳匯、二氧化碳捕捉利用、碳交易等等,潤滑油行業還有其特殊性,需要在產品研發、應用、服務等領域內做出努力,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傳統領域提供更高效率、更環保、更長使用周期的潤滑產品和解決方案,降低物耗能耗,減少排放。在電子工業、新能源、5G通信行業、節能環保、高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瞄準未來產業對高端特色潤滑油產品的需求,加快產品創新和升級換代,做好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同時在綠色可降解基礎油添加劑生產應用以及廢油再生利用方面發力,形成碳排放的閉環管理。


      1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潤滑油的用戶變化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全面展開,潤滑油行業的用戶結構發生變化,石化、煤炭、鋼鐵、水泥等傳統高耗能行業規模被嚴格控制,總產能增速將逐漸放緩,占比降低,同時產業集中度提高,裝置規模擴大,落后產能逐步被兼并置換或淘汰,管理水平增強,對潤滑油的需求量降低,但性能和服務要求提高。與此同時,在電子工業、新能源、5G通信行業、大數據中心、節能環保、高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帶動相關領域的應用需求占比增多,對高端特色潤滑油產品的需求增加,品種性能更加精細化。潤滑油企業應順應發展趨勢,加快產品創新和升級換代,做好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汽車交通行業的清潔能源化。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天然氣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2020年底新能源汽車銷量的136萬輛,保有量492萬輛,2021全年銷量達352萬輛,新能源汽車從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推動,已進入普及階段?!豆澞芘c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于2028年左右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至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超過50%,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化,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占比不斷增加,對傳統燃油車形成沖擊。一方面降低燃油消耗,對內燃機油的需求量是負面影響;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不同結構和性能,對潤滑油的環保、節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開發適用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如集成式傳動系統用油和電池冷卻液。


      電力行業的綠色能源。近年來,天然氣、水、風、光、核、生物質等清潔電力發電的裝機量和發電量持續增加,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2020年底,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增長到10.83億kW,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占總裝機比49.2%,建立起了多元供應體系[10]。結合特高壓輸變線路和儲能發展,未來可再生能源占比將進一步擴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kW以上,將改變電力行業的潤滑油需求結構,推動清潔能源發電設備潤滑油品的需求量和性能提升。


      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2020年粗鋼產量10.53億t,占全球粗鋼產量份額從53.3%上升到56.5%。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行業,制造業和建筑業對鋼材需求的拉動效果明顯。新型替代材料研發尚未取得突破,較長一段時間內鋼鐵維持高需求。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鋼鐵行業在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未來鋼鐵行業必然成為政府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點管控行業,出臺產能置換新規,加速鋼企優勝劣汰,推進兼并重組。將鋼鐵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中,實施碳排放權限額分配制度,優化工藝流程結構,加速綠色低碳發展。


      水泥行業加快低碳減排。受益于經濟快速發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等,我國水泥需求量及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未來短中期內水泥需求仍會繼續上升。水泥行業作為能源密集型行業,因其固有的原料結構和生產工藝限制而成為CO2排放大戶,目前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9%左右。2021年1月,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向全行業提出我國水泥行業要在2023年前率先實現碳達峰的倡議。在未來幾年內,碳排放總量的控制會加快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促進錯峰生產及產能置換。


      因此,鋼鐵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未來將進一步壓縮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作為潤滑油的重要下游用戶,對潤滑油的需求量增速放緩,對節能減排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2低黏度長周期油品的需求增加

      雙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設備運轉過程的節能減排,減少摩擦,降低單位能耗,提高效能,這些都將促使潤滑油技術不斷突破,等級不斷提升,包括合成油在內的長周期低黏度高性能潤滑油占比持續快速增加,以幫助工業、汽車等行業降本增效,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


      燃油車領域,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國家也是十分重視節能汽車的發展,在小排量乘用車、柴油乘用車、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和高效動力系統方面積累了產品開發和產業化的經驗,具備向節能型汽車產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條件。汽車燃料經濟性標準、排放法規和燃油品質標準不斷提升,潤滑油企業需要不斷加快技術升級及產品迭代,滿足低排放、節能、提升效率、延長油品使用周期的需求,提高發動機油清潔性能、燃油經濟性等指標,推出低黏度、高性能油品,通過降低燃油消耗、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排放,幫助汽車交通行業實現整體節能減排降耗的目標。


      工業油領域,開發適應高溫重負荷的苛刻使用條件,安定性能好、效率高、長壽命、低能耗的環保潤滑產品,降低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助力工業企業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目標。


      因此,節能減排環保的需求將持續提高低黏度長壽命高效能潤滑油的需求,進而對包括合成油在內的高檔基礎油和功能添加劑的需求將不斷提升。


      3可再生電力的波動性對儲能行業的影響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下,風、水、新能源電力裝機快速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依賴于自然條件,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對電力系統消納和調峰能力以及能源安全帶來了新挑戰。解決的辦法包括在機制上、技術上提高供求兩端的靈活調節和智能調度,更需要氫能、抽水蓄能電站和燃料電池等作為能源載體和儲能系統,提高新能源電力消納和存儲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91.1GW,其中電化學儲能為14.2GW,包括鋰離子電池13.1GW。同時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8.6%,其中電化學儲能為3269.2MW,包括鋰離子電池2902.4MW,占比達92%,尤其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2021年以來,已經有20多個省市提出可再生能源配置儲能的要求,配置比例都在10%~20%之間,使儲能剛需屬性愈發增強。據預測,理想情形下電化學儲能到2025年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到55.88GW,2021-2025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可達70.48%[11]。同時,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儲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將來在應用、儲存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據國網電動汽車的測算,如果2040、2050年,我國電動轎車保有量達到3億輛,車載電池儲存的總電量可達200億千瓦時。


      因此,動力電池的生產和應用環節的相關油品需求不容小覷,包括正負電極、隔膜、電解液、組件及相關上游原材料的生產所需的設備用油和充放電過程中的冷卻絕緣用油,將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儲能業務的快速增長而大幅提高,潤滑油企業應該提前布局,從產品性能和產能兩方面著手,積極開展相關油品的研究開發。


      4廢油再生降低全周期碳排放

      廢潤滑油屬于?;?,含有一些有毒物質,不加處理隨意排放,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威脅人體健康,國內每年的潤滑油消費在600萬t以上,處理不好,對環境影響很大。國家已出臺相關政策對廢油再生進行指導約束,也有很多的回收廠家,但規模和回收率不高,技術設備進步緩慢。雙碳目標的落實將為廢油再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既可以將污染截斷,同時生產再生基礎油重新進入使用環節,從全周期看,相當于減少產品排放,降低碳強度。國內外很多大型潤滑油企業開始參與廢油回收再生業務,開展再生基礎油應用研究開發,取得一定的進展。廢油再生利用對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廢油行業未來將迎來高速發展。


      5化工轉型推動潤滑油材料的國產化

      在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下,我國能源結構正加快向著“低碳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能源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可再生能源將在電力、交通運輸等部門加快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都將降低成品油消費需求。我國石化行業正面臨煉油產能過剩,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同時化工產品、特別是高端石化產品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雙碳目標將推動煉油企業按照“宜烯則烯、宜芳則芳、宜油則油”的原則,從分子角度最有效地利用原油資源,從化工角度優化煉油過程和產品線,從大量生產成品油轉向生產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工原料并重[12],“減油增化”,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石化燃料產品的比例,向下游業務延伸轉型,從煉油型向煉化一體、化工型轉變,為市場急需的高端化工產品、化工新材料等提供足量適宜的原料,并進一步延伸產品鏈以生產高附加值化學品,形成與市場需求結構相匹配的產能。


      雙碳目標將推動煉化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加大研發和投資力度,縮小產業鏈關鍵環節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提升整體競爭力和產業鏈的安全性。原油直接制化學品技術、油品向化工原料轉型技術等深度煉化一體化技術,高效精準分離和多產高附加值產品,煉化行業的化工轉型將為合成基礎油生產提供更多的原料供應和工藝技術基礎,改變國內合成基礎油、添加劑生產的瓶頸問題,形成良性循環。


      6開展碳足跡評價和低碳認證

      早在“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已明確強調,建立部門以及行業的碳排放總量管理機制是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特別是一些能源密集型產業。


      碳足跡(carbonfootprint)是某個產品或服務在其生命周期內各階段碳排放量的匯總,不僅包括產品本身,也包括供應鏈范圍內的碳排放,原料獲取、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產品使用、廢棄物處理及回收等環節。


      目前,一些國際機構發布了碳足跡核算與評價相關標準,其中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的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指南》,是計算碳足跡的基礎標準,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規定了產品碳足跡的量化方法、碳足跡報告和鑒定性評審。《環境標志和聲明–足跡信息交流的原則、要求和指南》(ISO14026)規范碳足跡在內的各類環境足跡信息的宣傳和聲明。國內有GB/T24044《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是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方法的基礎標準。


      碳標識是在產品上標注碳足跡等碳排放指標,告知消費者產品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引導消費者選擇氣候友好的產品,促進綠色低碳消費。目前常見的產品碳標識可分為“碳披露標識”(聲明溫室氣體排放量)、“減碳標識”(承諾未來減碳目標)、“低碳標識”(宣告達到先進的低碳排放標準)、“碳中和標識”(宣告實現零碳排放)等。據統計,已有英國、法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泰國等14個國家及地區實施了產品碳標識。


      以上碳足跡、碳標識的相關標準大多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指導作用,但針對不同行業的具體情況,又存在差異性和獨特性,因此核算和評價方法也不盡相同,尚缺乏模型基礎和方法。


      目前國內碳足跡碳標識的相關研究在遵循國際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已陸續開展。田濤等在闡述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方法、概念、意義基礎上,對應用相關標準開展石化產品碳足跡評價進行研究,包括物流足跡追蹤、評價邊界確定、排放清單及量化、共生過程分配等,提出了石化產品碳足跡評價的具體方法,結合產品實例分析了碳足跡評價方法在石化行業的應用。馬玉蓮等選擇從商業到商業(B2B)的評價模式,即從原材料進廠到生產出產品運輸到下一個組織為止,計算1t的PVC產品碳足跡:每噸PVC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其中原材料消耗環節、能源消耗環節和其他環節的排放量和占比,提出石化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參考。


      當前,石化產品碳足跡核算和評價已成為熱點研究方向,包括原料帶入排放、輔助材料帶入排放、能源消耗排放以及工藝排放,相關的模型程序也有很多案例。常見形式:通過輸入相關能源、物料的消耗量,如汽煤柴油、天然氣等外購化石能源、外購電力、熱力、水等,生產過程的直接排放、間接排放量,使用的原料、輔料、包裝物等物料,廢水、有害和無害及危化廢棄物處理的排放等,通過相應的公式計算,給出碳足跡評價報告,包含總碳排放量、單位排放量、排放結構組成等信息。開發標準化的碳足跡評估工具,將為企業掌握自身碳排放的現狀提供參考依據,支持企業改進全過程,降低產品和服務的碳排放,提高碳排放水平。


      通過碳足跡標準及標識,消費者可以方便的比較產品碳排放高低,從而發揮綠色低碳消費對供給側的引導作用,這將改寫現有的市場競爭規則,有效激發清潔低碳技術創新,促進企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但值得注意的是,產品碳足跡也可以被作為征收“碳稅”的依據,有可能形成新的“綠色”壁壘。隨著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潤滑油企業應加強自身碳排放管理,開展碳足跡評價,完善碳資產管理,致力于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通過專門的碳減排管理方案,有效減少碳足跡,包括提高生產與工藝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再生原料,以及開發全新的低排放工藝,爭取國際碳中和認證,尋求未來低碳競爭的新優勢。(作者:徐麗秋)



    上一篇:雙碳產業:潤滑油行業和企業應對碳達峰碳中和的建議
    下一篇:江蘇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培育數字經濟新優勢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服丝袜日韩欧美| 残虐极限扩宫俱乐部小说|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久久综合色婷婷|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 做受视频60秒试看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视频图片| 麻豆色哟哟网站|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的最新中文字幕8|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一级伦理电线在2019|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挺进邻居丰满少妇的身体| 国产内射xxxxx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豆奶视频大全免费下载|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美女被爆羞羞视频网站视频|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免费中文字幕乱码电影麻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