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世界多數國家參與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在此框架下,承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時間,中國也加入巴黎協議,全面開展二氧化碳減排,承諾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對潤滑油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應順應形勢積極應對。
(1)適應雙碳目標下潤滑油企業用戶結構的變化。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向清潔可再生能源轉變,傳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的開采使用增速和占比快速下降,天然氣、氫能、水電、風能、光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和清潔能源規模迅速擴大,與其相關的特高壓輸變電、儲能的動力電池、燃料電池,以及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對潤滑油提供新的應用領域,如風電齒輪油、儲能電池冷卻液、電動汽車的傳動液潤滑脂、氫能的壓縮機油、充放電過程的絕緣油。電子工業、5G及通信行業、節能環保、高端智能控制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對高端潤滑油特色產品提出新的需求。同時高耗能高排放的煤炭、水泥、鋼鐵、煤電、石化等行業則面臨著在保證國民經濟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逐步降低產能產量,關停并轉、淘汰落后產能將成為常態,相關的潤滑油需求量降低。滑油企業應跟蹤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創新和升級換代,做好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
(2)加快產品升級換代。雙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設備運轉過程的節能減排,減少摩擦,減低單位能耗,提高效能,減少排放的需求也將推動相關潤滑油技術和產品不斷突破,包括合成油在內的長周期低黏度高性能潤滑油占比持續快速增加,潤滑油企業應以此為契機加快產品升級,以幫助工業、汽車等行業用戶降本增效,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同時利用石化行業的化工轉型提供的原料解決合成基礎油和高效添加劑的短缺問題,形成良性循環。
(3)積極開展過程控制。首先,在遵循國際相關標準的基礎上,企業應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潤滑油產品碳足跡評價機制和核算方法研究,建立基礎模型,通過對全過程的能耗物耗、排放、廢棄物處理等運營全范圍的碳排放進行梳理統計,建立從生產到售后的全方位碳足跡評估、追蹤系統,完善碳資產管理,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核心依據。
(4)研究落實碳中和目標。在碳足跡評估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實施計劃與路徑,構建更完善、更系統全面的碳排放管理體系、管理制度和實用工具,系統性投入專業資源和人力,在技術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物流運輸、員工差旅等各個環節開展碳減排推進工作。落實降低能耗物耗的措施,提高能效,減少能源的過度使用和浪費。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可再生可降解材料,確保綠色低碳管理目標充分融入到戰略規劃和業務流程中。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業務流程中,減少包裝浪費,建立循環使用機制。培訓與指導員工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開展碳減排相關信息和經驗交流。
(5)主動開展碳捕集、回收、封存技術的研究應用。從生產過程的源頭上控制碳排放強度,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等森林碳匯活動,實現碳補償碳抵消,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開展碳中和認證,為產品提供碳中和標識,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提高核心競爭力。(作者:徐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