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領域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等一系列政策精神,近日,在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技術的指導支持下,由河南省建設科技協會主辦、河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等12家協會聯合支持的以“建設創新、科技引領、綠色共享、裝配未來”為主題的“2018中國(鄭州)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建材技術成果展覽會”在鄭州舉行。
長期以來,中國的建筑產業基本上延續了粗放發展的模式。大量的建筑,在建材生產、建造和建筑使用過程中,都存在著高能耗和環境污染的問題。2016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2016年起,裝配式建筑在全國各地的推廣與發展呈星火燎原之勢。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正式開啟了裝配式建筑的建設發展之路,明確了具體發展目標與路徑。
隨著國家和行業陸續出臺相關發展目標和方針政策的指導,面對全國各地向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其中裝配式建筑形式中具有天然的裝配式建筑的基因鋼結構建筑,因其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好、鋼材可循環再利用等優點,最符合低碳城市的建設規劃,起到我國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主力軍作用,引起與會專家、企業的廣泛關注。在與會同期的裝配式建筑高峰論壇上,圍繞裝配式建筑與住宅產業化發展為目標,國內首家鋼結構行業上市公司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文斌作《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體系與工程運用》主旨演講,并向與會人員分享了杭蕭三十多年來,專注鋼結構住宅產業化,致力于鋼結構綠色建筑的研發與推廣,重點介紹了杭蕭鋼構的“鋼管混凝土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具有社會化貢獻、低成本建造、短交期交付、使用壽命長等優勢,可以模數化設計、標準化制造、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定制化開發以滿足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建筑垃圾、縮短建造周期、增加使用面積、抗震減災、節能減排,讓農民工變成產業工人,消化鋼鐵產能,實現“藏鋼于民”、“藏鋼于建筑”等建筑產業現代化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要求。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等發展要求已明確提出,并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發展目標。據統計,建造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碳排放量較傳統混凝土可降低35%以上,鋼結構住宅自重減輕45%以上,可大幅降低水泥、沙石等不可再生資源使用量,并節省30%左右地基材料;裝配化施工和一體化裝修,有效降低施工噪音擾民與粉塵污染,減少建筑垃圾排放等。由此顯示,發展更高水平的鋼結構產業是真正做到造福子孫后代的綠色建筑,而鋼結構技術的發展、推廣及運用已然成為一種大的時代趨勢和剛需。以深耕行業三十余年的杭蕭鋼構為代表,通過技術領先、管理模式創新、卓越品牌等資源優勢為核心驅動力,與區域有實力的房地產、建筑、鋼結構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國家政策不斷扶持下,突出建設科技特色,堅持社會效益第一,致力于共同將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鋼結構建筑推向全社會。
建筑業是河南省傳統優勢產業和富民強省的支柱產業,關聯50多個上下游產業。近年來,全省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7%以上,年繳稅占地方稅收的14%左右,對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財稅收入、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改變城鄉面貌貢獻突出。本屆會議就是河南地區搭建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共同助力當地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要行動之一。
未來鋼結構技術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突破,全社會對于鋼結構的認知與認同也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裝配式鋼結構將成為產業新“支點”,不僅將進一步促進房地產企業、建筑業轉型升級,也是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引領未來工程建設模式及綠色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