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當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消息發布后,雄安新區臨時黨委和籌備工作委員會幾十名 工作人員就連夜進駐新區展開工作。
一個多月來,臨時黨委和籌備工作委員會如何開展工作?對外界關注的拆遷、房價、吸引人 才等問題是如何考慮的?就新區熱點問題,河北省常務副省長、雄安新區臨時黨委書記袁桐利近 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記者:4 月 1 日以來,雄安新區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各項工作開局如何? 袁桐利:一個多月來,我們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管控工作總體平穩。4 月 1 日后實施了更為嚴格的全面公開管控,按照“全部受理、逐 一甄別、公開公示、合規即辦”要求辦理落戶,暫停和凍結了所有在建項目、嚴禁新開工項目, 嚴厲打擊炒車炒牌行為,新區沒有出現未建先亂、搶栽搶種等現象。
——房地產市場秩序穩定。對所有房地產項目全部凍結。開展了違法占地和違法違規建設、 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138 起、拆除違建 194 處,關停了全部 176 個售樓處 和中介機構,規范二手房租賃市場秩序,嚴防炒房炒地等行為。
——規劃編制有序深入推進。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委托一流規劃編制機構,加快 編制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 劃,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聘請頂級專家組成規劃評議專家組,對規劃進行咨詢、評估和論證, 確保編制出高水平的規劃、不留歷史遺憾。
——組織領導堅強有力。省里成立了新區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新區臨時黨委、籌 委會。從 4 月 1 日起,新區臨時黨委、籌委會即接管了三縣的干部、人事、黨務和社會穩定工作,
開始行使規劃、建設、國土、項目等管理事權。群眾工作扎實開展。三縣 557 個村全部派駐了工 作組,摸清底數、宣傳政策、了解訴求,引導群眾支持新區建設。目前,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 扎實開展、總體平穩。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
記者:外界十分關注新區臨時黨委、籌委會工作,內部機構如何構成?如何分工合作開展工作?
袁桐利:根據工作需要,我們成立了黨政辦公室、黨群工作組、協同發展組、規劃建設組、城鄉統籌組、政務服務組、平臺建設組等 7 個專項工作組,分別負責新區規劃建設的相關工作。 按照中央要求,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任務,臨時黨委、籌委會嚴格責任落實,對有關工 作進行了分解,確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明確時間節點,對新區規劃建設的各項重點工作,區 分輕重緩急,確定了 4 月底、上半年、10 月底、年底前以及需要長期抓好的工作,確保規范有序 開展。實行新區臨時黨委委員和各專項工作組組長每日例會制度,謀劃工作、解決問題。建立與 省直部門、保定市和三縣的工作機制,共同推動工作開展。
記者:河北省委九屆三次全會對新區規劃建設做出部署,下一步如何謀劃推進?
袁桐利:目前,我們已制定了新區 2017 年重點工作安排,確定了加強管控、規劃編制、民生保障等 10 個方面 29 項具體任務,逐一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精心組織實施。 讓低房價成核心競爭力 記者:在新區規劃建設中,對房地產、人才、改革創新等機制方面有哪些創新設想? 袁桐利:對這些新區規劃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我們將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創新,穩扎穩打、有序推進。 在房地產上,堅決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管住新區及周邊市縣房價
地價,對新區土地出讓情況進行清理整頓、分類處置,以改革創新的辦法研究制定適合新區發展 需要的住房保障體系,不搞大規模土地批租、不搞土地財政,嚴格限制商品房開發,讓低房價成 為新區吸引創新要素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在人才引進上,著眼一流人才來建設一流新區,制定特殊人才政策,在引進、使用、管理等 方面打破常規,廣泛推行聘任制,科學設計薪酬制度,建立創新成果市場化激勵機制,吸引國內 外高端人才到新區創新創業。
在改革創新上,把體制機制創新擺在與規劃編制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研究謀劃,精心組織 實施,努力成為最有勇氣創新的城市,成為吸引北京乃至全球有夢想年輕人的一塊熱土,成為鼓 勵打破常規而且最能夠寬容犯錯和失敗的地方,加快形成創新要素加速流動的良好創新生態。大 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組建精簡高效統一的管理機構。創新投融資體制,以市場化方式多渠 道籌集建設資金。深化“放管服”改革,凡是市場能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行政審批。全方位 深度對接北京,推進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新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記者:對拆遷、規劃、環保等問題,新區打算如何推進解決?
袁桐利:在拆遷安置上,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要求,研究制定統一規范的政策,解決好群眾搬
遷騰退中的現實問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共享新區建設成果。規劃建設小企業聚集地,合 理安排企業搬遷時序,力爭使企業生產不停頓、市場不丟失、利益不受損、工人不下崗。
在規劃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要求, 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高標準高質量組織規劃編制,展現雄安水平、雄安標準、雄 安高度,確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工建設。搞好城市設計,以工匠精神打造城市 特色風貌、留下千年傳承。
在環保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著力做足水的文章, 修復和保護好白洋淀生態屏障,規劃建設帶狀森林綠色屏障和生態綠廊,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 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