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結合湖北實際抓好學習和貫徹落實,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推進‘四化’同步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常委、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如是說。
資料顯示,2012年湖北省經濟增速“領先中部,快于全國”,GDP達到22250.16億元,與2007年相比翻了一番。糧食總產比上年增加10.7億斤,生產實現“九連增”,糧食收購275.5億斤,同比增加13.3億斤,創歷史新高。農民人均純收入7851.7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5%,實現“九連快”。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9000億元,食品工業成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糧油工業躋身全國“四強”,大米和菜籽油加工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湖北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促進縣域經濟提質增量、協調發展。2011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占全省的比重達到56.7%。2012年12月10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出爐,大冶市打破湖北7年無百強縣(市)的沉寂,躋身全國百強縣(市)第97位。
王國生說,湖北近年來發展態勢很好,形成了強大的發展氣場,當前既面臨眾多的發展機遇,同時資源環境的約束也很突出,因此絕不能降低科學發展標準,必須牢牢堅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方向,努力做到“趕”與“轉”并重,實現加快發展、加快轉型的“雙加快”目標。今后一個時期,應當把大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四化”同步發展來保持速度、體現特色、提高質量、增強實效,要抓住縣域經濟這個主戰場,努力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加速推進“四化”同步建設。
中機院建議,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考核評價機制,把工作的監督權、評判權交給群眾,促使各級干部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把科學發展與改善民生統一起來,為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找到具體途徑、載體和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