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舉行的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上,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向在座1000多名參會者透露中關村將出臺政策推動VR/AR產業的發展。
近幾年隨著處理器芯片、圖象處理計算、顯示系統和傳感器的發展,三維立體內容分辨率和刷新率以及LEMO屏等技術的不斷突破,VR/AR產業發展迅速,并進入了大眾消費市場。目前Facebook、GOOGLE、蘋果、HTC、三星、微軟等國際巨頭已經加入到相關領域進行資本投入。
在宣鴻看來,VR/AR將改變教育、游戲、視頻直播、視頻娛樂、醫療健康、房地產、零售、工程在內的諸多領域,未來的市場前景巨大。
宣鴻介紹,2008年中關村就已經出現了VR/AR的技術。“現在的中關村已經成為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的一塊熱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計算所、自動化所、電子所等一大批科研機構為VR技術的創新發展儲備了大量的人才和技術積淀,一大批公司像百度、暴風影音、優酷、愛奇藝等一批互聯網公司搶先投資布局,這些公司在視頻和VR領域處在世界領先的行列,并在發展VR的同時又投資支持了一大批創業企業。”
在中關村,已經有一批VR和AR公司風起云涌,在中關村的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
看到這個行業發展優勢的同時,宣鴻也坦言,目前中關村在核心元器件和傳感器等方面的技術發展還相對不足,“VR/AR的核心視頻處理芯片基本上是被NVIDIA、AMD和高通公司所壟斷,中關村還缺少核心芯片,顯示芯片的主要技術還被美國的TI、3M和美光公司所掌控,系統核心傳感器的深度攝像鏡頭技術相關公司基本被Google、微軟、蘋果和Facebook作為戰略性的布局已經收入囊中。”
為了補上這些前沿技術的短板,鼓勵和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創業,宣鴻透露,中關村已經研究制訂和探索相關配套政策。“關于智能機器人的政策最近就要發布,這里面涉及到與VR/AR相關聯的一些部分,從支持前沿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和標準的創制、專利的申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搭建以及聚集區的建設,圍繞著VR/AR的生態環境的構建等方面我們都將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們相信這些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將進一步對VR/AR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宣鴻也透露,當前中關村正在研究制訂打造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工作方案,并首先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我們相信VR/AR產業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將發揮出重要的支撐和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