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五大發展理念”被提出。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在發布會上,青島中德生態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據商務部的統計,目前為止中外雙邊園區全國有8個,推動過程中進展狀況最好的中德生態園在列。
2010年7月16日,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雙方確定“支持在中國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合作建立中德生態園”。園區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產業、綠化、商住規劃比例分別為45%、30%和25%,非常典型的產城融合、產業支撐的園區,避免出現鬼城、空城現象。規劃之初園區專門對產業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和人口進行了測算預測。
據了解,中德生態園作為目前中德兩國政府間唯一的合作園區,自建園之初就明確了“生態、智慧改善生活,開放、融合提升品質”的發展理念和“田園環境,綠色發展,美好生活”的發展愿景,前瞻落實了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與國家新型城鎮化和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度契合。
“中德生態園就是要做國家園區轉型升級的示范,探索園區轉型升級的路子。”該負責人介紹,全國有200多家國家級園區,它們對國家經濟貢獻很大,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而“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就是針對這些問題的“良方”。
該負責人說,中德生態園的發展遠景有三個方面:田園環境、綠色發展、美好生活。
結合德國的發展情況分析,目前我國整個城市發展、園區發展存在普遍問題就是城鄉分離,中德生態園在其中也努力解決這一點。另外對相關的企業排放、循環利用等方面也嚴格要求,對非工業企業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引導,提倡高能效。“提倡高效能不是不耗能,而是能效提高。德國萬元GDP能耗是0.21,全國是0.8左右,是人家的四倍。”
那園區的經驗有沒有推廣的可行性呢?該負責人以被動房為例,“這次國務院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被動房。我們為什么花很大的氣力推進被動房項目,就是因為建筑能耗占國家總能耗的30%,比例非常大。”他說,被動式建筑不用集中供熱,從源頭上解決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問題,建筑節能率達到92%,而現在一般的存量房屋節能率一般為30%~50%,綠建三星是65%左右,差別非常大。目前的這些積極探索,會對未來房屋節能有很大益處。
“我們的任務就是做示范,項目做到可推廣性,被動房的增量成本一平方米不會超過1000元,增量成本用戶會在10年之內回收,所以具備可推廣性;另一方面要做精細,在園區內的每個樓之間的寬度、高度、間距都是計算出來的,這是規劃設計的問題,通過科學管理以及產業升級,成本會控制下來。”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