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田園綜合體建設進一步推進。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這一概念。財政部日前下發 《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確定2017年在河北、山西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何為“田園綜合體”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田園綜合體的提出實際上是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以及打造產業園區的升級版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程郁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農業產業發展都是按照單一的項目來推進,很難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以及實現產業鏈的整合。因此,田園綜合體在推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農業產業自身的發展,同時要注重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健全農業循環經濟體系,以此實現農村經濟、產業、生活、生態的和諧互動促發展。
“這不僅是中央在新形勢下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政策創新,也是賦予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任務。”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盧貴敏表示,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現代化與城鄉一體化互促共進,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標,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財政部決定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
田園綜合體的主要建設內容有哪些?
按照《通知》要求,在建設內容上,圍繞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目標和功能定位,將重點抓好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運行體系等六大支撐體系建設。
程郁認為,這其中,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是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的重中之重。
《通知》提到,夯實基礎,完善生產體系發展條件。集中連片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田園綜合體區域內“田園+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資金完善供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條件。此外,完善功能,補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短板。通過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產業和公共服務平臺,聚集市場、資本、信息、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推動城鄉產業鏈雙向延伸對接,推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具體而言,程郁認為,目前,在完善生產體系發展條件過程中,仍有許多基礎工作要做。
例如,在農業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標準仍然偏低,并且真正能夠實現土地集中連片、支持機械化運作的農田基礎設施仍然較為缺乏。此外,田園綜合體建設不僅包括農業生產發展,還包括農村的綜合發展。例如,農村道路交通、用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亟須改善,整體環境仍有待改造。因此,要多措并舉、補齊短板,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使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形成田園觀光景觀和生態協同效應,村民生活環境改善的同時造就特色民居民宿和保留歷史文化遺產。
程郁表示,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實際上就是要健全產業本身的配套服務體系。過去農業發展較為粗放,更多的是考慮農業生產過程,而不注重整個農業產業鏈的發展,在農業新功能開發過程中會發現周邊的各種服務環境缺失。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目的之一,就是把這些關聯產業環節有效聚集連接起來,通過互相之間的服務支撐促進整體發展。同時,在完善的產業鏈服務體系下,會更有利于新產業的培育。
《通知》提到,要創業創新,培育農業經營體系發展新動能。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方式,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優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增加農業效益。
“創業創新是田園綜合體建設內容的一大亮點。”程郁表示,目前強調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實際上,新產業、新業態更容易在產業體系完善、配套健全,并且有多元化的經濟相互交錯的環境中產生。因此,培育田園綜合體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把產業鏈完善起來。比如,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完善相應的配套服務體系,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環境。
投融資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值得關注的是,在投融資機制方面,《通知》還特別提出,要積極創新財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綜合考慮運用先建后補、貼息、以獎代補、擔保補貼、風險補償金等,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田園綜合體建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力度,積極統籌各渠道支農資金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
程郁表示,實際上《通知》中所提及的投融資機制大都已經在推進之中。由于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是全方位的,其所涉及的資金既包括整合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資金,又包括多個部門正在推進的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水美鄉村等方面的資金。“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如何把各個部門用于農業與農村環境改造的資金有效整合起來,并建立一種先導投入和引導投入機制,帶動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建設。”
此外,程郁強調,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以農為本。農民作為當地的生產者和居住者,應當通過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使農民獲得資金收益,可以把財政投入的項目資金作為集體經濟的資產,使集體經濟所有成員能夠分享到未來田園綜合體開發之后的增值收益。
正如《通知》所提及的,要妥善處理好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關系,確定合理的建設運營管理模式,形成健康發展的合力。程郁認為,由于田園綜合體在總的項目組合上投入的資金規模較大,不可避免地需要引入很多社會資本,因此,在引入的過程中要做好權衡,一定要避免社會資本的進入對農村資源的過度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