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第7批政府債券在上海成功發行,標志著我省2024年度政府債券發行工作圓滿收官,全年累計發行政府債券2973.4億元,發行進度位居全國前列;累計發行的72只政府債券加權平均利率為1.93%,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今年以來,省財政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財政部的要求,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專項債券資金“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管理,發揮政府債券的融資“主渠道”作用,助力建設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等公益性項目600個,保障1264個專項債券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帶動項目全生命周期總投資超過1.3萬億元。
“借”上重點推動“項目儲備實”。把提高專項債券項目儲備質量作為爭取新增專項債務限額的重中之重,出臺《安徽省省本級政府專項債券管理辦法(試行)》,印發《關于進一步壓實責任 扎實做好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完善市級預評審、省級財政和發改部門前置條件審核、專家集中會審的“三輪”機制,搭建線上評審平臺,各地各部門編制的項目成本、收益由行業主管單位蓋章“認賬”,開展已發專項債券項目收益統計分析,將項目收益遠低于預期的投向領域納入“黑名單”,切實提高專項債券項目的儲備成熟度,為爭取更多上級額度支持夯實基礎。2024年,財政部分配我省新增政府債務限額的占比高于我省GDP全國占比。
“用”上重點推動“支出準又快”。落實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分配“賽馬”機制,將新增專項債務限額精準分配到債務風險低、“賽馬”項目資金需求大、建設條件好、投資效益高、機制運轉順暢的地區。結合已發專項債券項目收益統計分析,引導各地將專項債券資金更多用于收益較高的續發項目上,著力發揮專項債券資金的更大效益。在債券資金使用過程中,繼續會同省發改委按月通報專項債券支出進度和項目投資完成情況,加快建設專項債券資金監管系統,加緊與銀行系統的貫通互聯,積極推動“偏向”資金及時預警糾偏,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今年以來,我省專項債券支出進度始終位居全國前列。
“管”上重點推動“投后績效好”。組織各地開展專項債券項目績效自評全覆蓋,對重大專項債券項目實施重點績效評價、評價結果總體良好,積極會同審計部門、財政部安徽監管局等部門進行督查核查。落實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機制,對專項債券無法形成支出的項目,依規予以收回并調整用途。落實違規使用專項債券處理處罰機制,對審計等發現存在違規使用專項債券問題的地區,扣減新增專項債務限額,有關情況納入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減分項”指標中予以扣分,相關項目單位在問題整改完成前嚴禁申報新的專項債券項目,對問題涉及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依規給予通報和處理處罰。
“還”上重點推動“備付資金足”。用足用好再融資政策,積極爭取財政部下達我省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上限,緩釋、平滑債務風險,并壓實市縣(區)政府償債責任,將政府債券還本付息納入預算安排,按時足額償還到期法定債務本息。同時,聚焦提前償還法定債務本金,做好政策跟蹤和工作準備,在全省組織開展2019-2023年專項債券項目資產摸底統計,基本摸清資產“可變現”的底數,待上級“制度通道”打開后做到“真變現”,從而實現盤活存量資產、降低債務風險、緩解地方收支矛盾等多重正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