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并發布《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3年內孵化企業200家、市場主體1000家,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一是加強產業融合。墨江縣把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促進現代農業與現代食品融合發展,促進工農、城鄉流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產業創新升級的有力抓手,研究制定了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布局預制菜產業,打造集研發、生產、冷鏈、物流、體驗、金融等產業鏈要素完備的“1+2+N”產業集群,立足自身交通區位優越、生態資源富集的優勢,搶抓預制菜市場黃金機遇期,為墨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是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墨江縣高度重視綠色生態資源保護,造就了一批品質、營養價值普遍好于其他區域的農特產品。墨江盛產紫米、紫五加、紫花生等以紫色為主的特色系列食品,其中墨江紫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這為發展預制菜產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態優勢。
三是發揮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歷史上是茶馬古道中飲馬成炊的重要驛站,如今是中老鐵路、昆曼國際大通道、墨臨高速上的重要節點。墨江處于滇中2小時經濟圈、思寧江墨經濟帶黃金走廊內,2小時可到昆明,3小時可到磨憨口岸,通過公鐵聯運的方式可高效連接磨憨、清水河和勐康等口岸。交通暢則人流暢、物流暢,這為發展對保質期要求較高的預制菜產業提供了決定性條件,也為墨江預制菜產業走向南亞東南亞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