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近日,省政府發布了《關于深化軍民融合加速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我省企業“民參軍”“軍轉民”添了一把火。
2020年,形成軍民融合高端產業形態
《意見》規劃:到2017年,全省軍民結合產業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總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3家以上,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核心競爭力強的產業發展模式;到2020年,全省軍民結合產業總收入突破2500億元,總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6家以上,形成體系完善、創新驅動、高效增長的軍民融合高端產業形態。
加速推進我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主要有四大任務:一是打造航空、船舶及海洋工程、核、軍用電子、衛星應用、民爆、汽車、服務等八大軍民結合特色產業。二是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景德鎮直升機產業基地、九江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江西鈾礦大基地等十大軍民結合產業基地。三是推進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技術雙向轉化,促進軍民科技資源共享。四是培育壯大軍民結合市場主體,積極推動改制重組,支持軍工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股權多元化;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強與各軍工集團的戰略合作,著力引進軍工集團在贛設立區域性總部企業,布局軍民結合產業項目,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深化國際合作。
我省軍民結合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
“軍民融合包括‘軍轉民’和‘民參軍’兩個方面。‘軍轉民’,就是軍工企業利用軍工技術發展民用產品;‘民參軍’,則是民用企業利用民用先進技術參與國防建設。”4月21日,省國防科工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軍民結合產業體現著國防科技與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加速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是推動軍民融合的重要任務。
我省是軍工大省,軍工資源豐富,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我省軍民結合產業已有不少成功的典范。比如早年昌飛集團利用軍用技術建設成立昌河汽車,就是“軍轉民”的典范;而清華泰豪則是我省較早“民參軍”的佼佼者,為企業擴大規模、提升知名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從全國來看,我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明顯不足,與軍工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民參軍”數量不多,全省已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民用單位只有30家,取得保密認證的民用單位只有54家,相比全國數量排名較后。二是規模不大,2014年軍民結合產業總收入只有801.33億元,雖然增速較快,但總體規模在全國排名較后。三是財政支持不夠,省財政沒有軍民結合專項資金,對軍民結合產業沒有資金支持,而全國有十幾個省設立了支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
2017年,我省“民參軍”企業達50家以上
省政府出臺的《意見》,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引導和鼓勵“軍轉民”和“民參軍”,打開軍事工業和國民經濟各行業間的通道。
記者采訪發現,以前軍工企業往往更加重視軍品研制,加上對外開放不足,很多產品都是內部配套,民用企業根本進不來?!兑庖姟烦雠_,不僅讓軍工企業更加重視發展民品,對“民參軍”來說也是重大利好,不少民用企業已經對“民參軍”產生了濃厚興趣。
據了解,民用企業要參與國防建設,首先要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只有取得這個許可證,才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軍工項目需求信息。根據自身技術方向和水平,可以申請參與全國各地的國防建設項目。
為了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我省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在制定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和社會管理等規劃時,充分考慮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戰略需求。我省還將制定軍民結合信息發布制度,開展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認定,設立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優先保障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所需原材料、水電、通信等生產要素,確保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綠色通道”暢通。在安排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專項資金時,對軍民結合產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軍民結合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債務融資工具等進行融資。2017年,實現參與軍品研制的民用企業達5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