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8u4o4"><source id="8u4o4"></source></abbr>
    <abbr id="8u4o4"></abbr>
  • <dl id="8u4o4"></dl>
    <li id="8u4o4"><dl id="8u4o4"></dl></li>
    <code id="8u4o4"><tr id="8u4o4"></tr></code>
    首頁 > 田園綜合體專題研究 > 研究視點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發展問題、類型譜系及規劃策略

    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發展問題、類型譜系及規劃策略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21-07-19  點擊: 1796次
    文章以問題為導向,剖析目前田園綜合體建設在建設規模、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及村鎮社區4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我國重要的農業主產地華中三省為研究范圍,以數據爬取及現場調研的華中地區61座田園綜合體樣本為研究對象,從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維度劃分出“兩類六種”田園綜合

      文章以問題為導向,剖析目前田園綜合體建設在建設規模、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及村鎮社區4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我國重要的農業主產地華中三省為研究范圍,以數據爬取及現場調研的華中地區61座田園綜合體樣本為研究對象,從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維度劃分出“兩類六種”田園綜合體類型譜系,從分布、規模及產業特色三方面深入分析并進行圖譜示意;提出從合理確定建設規模、注重差異化功能定位及統籌優化田園社區布局3個層面的規劃策略,以期為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提供有效指導,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提供一條普適可行的發展路徑。
     
      “田園綜合體”一詞為國內學者結合我國國情提出,國外并無對應概念。2012年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在江蘇無錫陽山鎮順利落地,2016年其發展模式受到中央農辦高度評價,并于2017年正式寫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2017年一號文件”),該文件提出鼓勵并推廣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而后在全國掀起田園綜合體建設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截止到2017年底,已評選出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等第一批11座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示范項目。
     
      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浪潮下,學界也對田園綜合體進行一定的研究探索,筆者總結發現主要可以概括為以4個方面:①概念內涵研究。張誠等人[1]認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新型城鎮化的探索模式,新田園主義是田園綜合體理論的核心要義;楊柳[2]認為中國城市化目前面臨著城鄉問題、政策契機、田園價值的挑戰與機遇,提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新型經濟組織形式;轟偉[3]判斷現在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實際上是繼新農村改造、美麗鄉村、特色小鎮之后鄉村的4.0版本;劉凌云等人[4]通過對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及田園綜合體的辨析,認為田園綜合體是農業特色小鎮的升級版。②經濟產業研究。通過對文獻的梳理發現,主要可以分為一三產主導、二三產主導、一二三產融合3種類型,在規劃理念中提出并貫穿到整個規劃及建設過程中。③體制機制研究。戴旭宏[5]提出應該明確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方向、創新體制機制研究、創新主體參與機制及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等六大建議;孔俊婷等人[6]從發展動力、目標導向和實施手段3個維度進行分析,強調田園綜合體建設應堅持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發展動力機制。④類型模式研究。李成等人[7]認為從發展模式上看可以將田園綜合體建設分成特色農產品加工模式、三產融合發展模式、都市近郊型休閑農業觀光園模式及農業創意體驗型模式;林常春[8]從田園綜合體構建角度認為可以將其分成依托資源型、依托科技型及依托城市型3類;張會曦等人[9]從田園綜合體發展目標角度提出產業集群、特色農業文化景觀區、休閑集聚區、綜合服務區及生活居住區5種模式。
     
    圖1 研究范圍示意圖
     
      從實踐及理論研究看,目前的田園綜合體研究多集中于單個案例的總結歸納,缺乏整體對比分析,另外相較于其他地理區域的田園綜合體實踐,華中地區的成熟樣本較少,一般在規劃實踐中往往參考其他地區的案例,但是由于自然氣候等條件導致的差異使其參考價值并沒有凸顯出來,這也成為本文研究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的初衷。
     
      1、田園綜合體發展問題
      1.1建設規模不量體裁衣
     
      根據調研統計,目前華中地區的申津渡田園綜合體建設面積最大(88.1 km2),辰溪稻田公園田園綜合體建設面積最小(0.51 km2),二者相差176倍,可見田園綜合體的建設規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傳統城市規劃“以人定地”的方針在田園綜合體規劃中已不再適用,在確定田園綜合體建設規模時不僅需要考慮投資能力的強弱,還要符合國土空間開發控制的要求,而盲目擴大面積只會增大企業集體的投資壓力,且目前農業開發項目本身存在運行周期較長、資金回報較慢的特點,很多田園綜合體由于資金斷裂導致項目爛尾;而建設規模過小也會導致自身功能不夠齊全,市場競爭力不足,甚至難以有效促進村鎮聚落發展,同樣存在市場淘汰風險。
     
      1.2功能定位偏離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旨
     
      田園綜合體的目標導向應體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農業、加工業、服務業”三產融合及“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三位一體的原則,其中核心是農業[10]。新時期,現代人對糧食蔬菜等作物的綠色和生態要求變高,一方面對傳統小農經濟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也給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來重要機遇。然而,由于缺乏管控標準和建設規范,部分田園綜合體建設成為“旅游綜合體”,一度成為變相的旅游地產投資和農家樂建設,其定位已經嚴重偏離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旨。
     
      1.3空間布局缺乏綜合統籌
     
      “規劃先行”已經成為城鄉建設的一致觀點,在田園綜合體建設前往往也會提前編制規劃,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規劃編制深度和層次缺乏一致性,部分田園綜合體僅僅停留在概念規劃層面,難以有效指導項目落地;部分田園綜合體的規劃深度已達修規的深度,內容太多反而難以把控全局。田園綜合體作為新鮮事物,借鑒城市規劃或者產業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策略勢必會與建設初衷相違背,導致在空間規劃層面缺乏田園綜合體特色綜合性統籌模式。
     
      1.4與原有村鎮社區發展建設脫離
     
      2017年一號文件在“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章節正式提出“培育建設田園綜合體”,可見村鎮社區是田園綜合體發展建設的重要一環,這也是區別于其他產業模式諸如“農業產業園”“農家樂”“休閑農莊”等的關鍵所在。部分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主要關注點在于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帶動,對產業和村鎮之間的關系考慮較少,導致田園綜合體發展與原有村鎮社區發展建設脫離的現象出現。
     
      2、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類型譜系
      2.1類型劃分思路
     
      2.1.1樣本數據來源
     
      以田園綜合體為關鍵詞,利用政府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華中地區三省四十五市(縣)進行關鍵字爬取并進行實地調研,可獲得截至2020年3月的樣本數據,現有田園綜合體61座,其中河南17座,湖北24座,湖南20座(圖1),平均建設規模為18.27 km2(圖2),其數量樣本規模已基本覆蓋華中地區,因此具備一定的代表性及典型性。
     
      2.1.2劃分思路
     
      “類型譜系”一詞多用于生物學或者社會學對一類事物前后聯系的分析研究,如對基因遺傳譜系、古代神話傳說譜系和官員治理模式譜系的研究等,在規劃學領域,楊貴慶教授也有對上海城市社區類型譜系的劃分研究[11]及對中國農村住房類型譜系的劃分研究[12]。目前關于田園綜合體類型模式的研究已在前文進行闡述,劃分角度和思路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體現出對于田園綜合體產業發展和環境因素的考慮。因此,本文在文獻整理和現狀調研的基礎上依據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特征進行類型譜系劃分,具體劃分為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兩種類型。
     
     
    圖3 基于地理環境劃分的田園綜合體分布圖
     
      2.2基于地理環境類型劃分
     
      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華中地區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地理環境也有差異,對田園綜合體的整體規劃定位和建筑風格環境塑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13]。通過對華中地區61座田園綜合體的地理環境分析,總結出水網型、丘陵山地型和平原型3種類型模式,分別有17座、24座和20座(圖3)。
     
      2.2.1水網型田園綜合體
     
      (1) 數量分布:主要分布在黃河、長江及洞庭湖水系流域。
     
      華中地區水網縱橫,不僅涵蓋海河、黃河、淮河和長江四大水系,眾多的支流網絡還成為一大特色,更成為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的重要考慮因素。據統計,目前華中地區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共計17座,其中湖北7座、湖南5座、河南5座。
     
      水網型田園綜合體的個數在三省分布基本相同,整體分布較為均勻,主要集中在湖北東部、湖南北部和河南的北部地區。進一步分析發現,有13座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分布較為集中,位于黃河、長江及洞庭湖水系流域。例如,河南的龍港灣田園綜合體等3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在黃河水系流域,湖北的謙森島田園綜合體等7座田園綜合體都集中分布在長江水系流域,湖南的夕攬州田園綜合體等3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洞庭湖水系流域。由此可見,區域水系分布與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分布有較高相關性,其對水網型田園綜合體的形成有天然優勢。
     
      (2) 建設規模:一般較小。
     
      從規模方面分析,17座水網型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為13.83 km2,遠低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18.27 km2。究其原因,平原型田園綜合體由于地勢平坦,可建設性強、面積較大;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由于內部地形復雜,往往一座山體就占有很大面積,故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在建設規模上不占優勢,但其依水而居的優美環境特色往往受到投資者的偏愛。
     
      (3) 產業及功能特色:建設與水環境緊密相關,依水特色較為明顯。
     
      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建設與水環境緊密相關,依水特色較為明顯,其整體功能、空間布局及建筑環境地域特色的營造都與水環境緊密結合。例如,浮屠明珠田園綜合體充分利用南坦湖資源特色,打造集鄉村水上樂園、親子樂園和水上文化廣場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大冶芳香田園綜合體緊密圍繞鳳凰湖打造“一心、一湖、六區”的空間格局,并充分利用湖面湖汊較多的特色,設置濱水驛站,為園區建設增添活力。
     
      2.2.2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
     
      (1) 數量分布: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脈、大巴山脈、武陵山脈和羅霄山脈一帶。
     
      丘陵山地地形分別占河南、湖北和湖南總面積的44.3%、80%及80.5%,可見丘陵山地在華中地區占據很大的比重。在樣本統計中,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有24座,是3種類型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其中湖北有10座、湖南有10座、河南有4座。
     
      24座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中有18座呈現集中分布趨勢:河南的磊口鄉太行香草灣田園綜合體等4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太行山脈附近;湖北的谷城縣茨河鎮康養田園綜合體等7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大巴山脈和大別山脈附近;湖南的天元區響水村田園綜合體等7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武陵山脈和羅霄山脈附近。湖南、湖北由于本身的多山地丘陵地形,此種類型的田園綜合體的數量遠遠多于河南。由此可見,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數量分布與地貌類型相關性較高,區域性地勢格局會影響該類型田園綜合體的分布。
     
      (2) 建設規模:約等于總體平均規模,個體規模差異較大。
     
      從規模方面分析,24座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為18.56 km2,約等于田園綜合體的總體平均規模,但該類田園綜合體的個體規模差異較大。例如,最大的建始縣青花田園綜合體建設規模達80 km2,最小的萬密齋產業園田園綜合體建設規模只有1.15 km2。究其原因,筆者分析是由于部分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內部包含較大山體所致。
     
      (3) 產業及功能特色:多發展運動康養休閑及梯田種植等產業。
     
      丘陵山地地形在城市中可能會成為城市空間拓展的阻礙,但在鄉野地區卻可以成為很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因此結合地形屬性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項目,促進田園綜合體的發展。
     
      丘陵在學術定義上是指海拔高度在500 m以下、200 m以上,并且相對高度不超過200 m的坡度較緩的地區;山地是指海拔在500 m以上且坡度較陡的地區。田園綜合體建設不同于傳統的景區建設,需要考慮田園社區居民和游客的使用需求。研究發現,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由于山體坡度趨緩,多發展運動康養休閑及梯田種植等產業。例如,咸豐清揚硒田園綜合體本身生態資源、旅游資源豐富,園內森林覆蓋率高,山環水抱,其產業發展充分利用良好的山地資源,以梯田種茶為核心,并延伸茶產業鏈,同時發展休閑康養產業;萬密齋產業園田園綜合體利用內部山體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并修建健身步道,建成集農旅體驗、養老養生、運動健身等功能于一體、多元復合的丘陵山地養生養老型田園綜合體。
     
      2.2.3平原型田園綜合體
     
      (1) 數量分布:集中于豫東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等地。
     
      在61座田園綜合體樣本統計中,平原型田園綜合體有20座,其中湖北有7座、湖南有2座、河南有11座。可以發現,其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內,這與河南地區多以平原為主的地理環境特征不謀而合。
     
      平原型田園綜合體的數量分布在三省有較大差異,另外由圖3可知其分布有一定的集中趨勢及規律,20座田園綜合體中有17座分布較為集中,主要位于豫東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及洞庭湖平原地區。例如,河南的禹村田園綜合體等11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豫東平原、華北平原,湖北的東西湖都市田園綜合體等5座田園綜合體集中分布在江漢平原地區,湖南的益陽農業嘉年華田園綜合體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地區。由此可見,區域平原分布與平原型田園綜合體分布具有很高的契合性,其對平原型田園綜合體的形成有天然優勢。
     
      (2) 規模特征:規模較大。
     
      平原是指海拔高度相對較低的地區,一般在200 m以下,從規模方面分析,20座平原型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為21.03 km2,略大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進一步分析發現,這類田園綜合體主導產業一般具有規模性產業特色,如水稻種植、苗木花卉、水產養殖和花海觀賞等,都可以借助較大的產業規模取得較好的收益。
     
      (3) 產業及功能特色:地勢平坦,適宜發展規模性產業。
     
      由于地勢比較平坦、空間不受地形地貌影響,用地面積延伸性往往較大,適宜發展大面積的規模性產業,如河南的碩平花海田園綜合體地域遼闊,總規模達25 km2,主要發展生態花海觀光旅游產業,目前是中東部地區規模最大、最美的以生態花海田園景觀為主要載體的田園綜合體。除觀賞作用之外,也可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開展農產品規模種植,如黃陂都市田園綜合體具有典型的平原型特征,建設規模達51 km2,充分利用良好的用地條件,大規模發展特色草莓種植、太空農業優質水稻種植、花卉苗木種植、循環產業養老和健康農耕等產業。
     
     
    圖4 基于經濟產業劃分的田園綜合體分布圖
     
      2.3基于經濟產業類型劃分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興旺,田園綜合體能否真正發展起來的關鍵也在于產業的選擇和培育。調查研究發現,雖然國家要求田園綜合體應體現一二三產融合,但由于各地發展進度及實施路徑各有不同,目前仍體現出明顯的產業類型差異,一二三產存在一定的側重情況。筆者通過對華中地區61座田園綜合體經濟產業的分析,總結為一三產主導型、二三產優勢型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型3種類型模式,分別有32座、7座和22座(圖4)。
     
      2.3.1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
     
      (1)數量分布:分布較為分散,河南中北部、湖南東北部存在一定的聚集分布現象。
     
      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指的是田園綜合體在經濟產業發展方面側重于以農林牧副漁為主的基礎一產和以休閑旅游為主的三產服務業。據統計,目前華中地區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共計32座,是3種類型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其中湖北有11座、湖南有13座、河南有8座。該類型田園綜合體分布較為分散,遍布三省25個市級區域,其中在河南中北部、湖南東北部存在一定的聚集分布現象。
     
      (2)建設規模:遠低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水平,規模較小。
     
      從田園綜合體建設規模方面分析,32座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平均規模為12.95 km2,遠低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究其原因,筆者分析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由于第二產業發展不夠完善,缺乏第二產業規模的加持,故此面積相對較小。
     
      (3)產業及功能特色: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發展各類特色休閑旅游產業。
     
      當前華中地區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主要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發展各類特色休閑旅游產業。例如,宜昌東方年華田園綜合體堅持綠色生態、循環發展,主抓農產品和花卉種植,發展田園風光休閑和打造中部重要的研學教育基地;辰溪稻田田園綜合體以稻花魚養殖為中心,圍繞其發展專項體驗旅游、節事活動旅游、休閑觀光旅游及娛樂度假旅游產品四大類型的三產休閑旅游活動,形成以稻花魚養殖為主導產業、以各類旅游服務為衍生產業并配套八大功能分區的完整閉環。
     
      2.3.2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
     
      (1)數量分布:集中于河南北部地區。
     
      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指以部分本地優勢特色產業加工為主導,以產業鏈條為核心,從農產品加工、銷售、經營、開發等環節入手的田園綜合體類型,第二產業規模較大,已基本實現機械化操作。據統計,目前華中地區的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共計7座,是3種類型中數量最少的一類,其中湖北有2座、河南有5座。其較少的數量特征與華中地區農業主產區的特征較為吻合,相對于江浙沿海地區,工業化程度不高,特別是優先發展二產而忽視本土優勢一產的田園綜合體相對較少。該類型田園綜合體分布從整個華中地區來看較為分散,但是從河南地區來看5座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中有4座位于河南北部,可以發現存在一定的聚集分布現象。
     
      (2)建設規模:略低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
     
      7座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為14.75 km2,略低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究其原因,筆者分析與該類型田園綜合體規模普遍較小的原因相似,第一類產業的短板原因使其建設規模的需求相對較小。
     
      (3)產業及功能特色:工業體系鏈條較為完整,更加注重產業加工和貿易層面。
     
      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由于加工和貿易產業發展較好,原材料種植基本上只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服務。例如,大冶芳香田園綜合體依托當地芳香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集芳香原材料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囊括旅游、電商、文娛的完整產業鏈條;法國波爾多田園綜合體主要產業為紅酒產業,包括原材料葡萄種植、紅酒加工及紅酒文化旅游等,其收益來源主要是紅酒的貿易和旅游收入,據現場調研得知,其2019年上半年總收益達3 200萬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紅酒出售所得,完整的工業體系鏈條使得這類田園綜合體更加注重發展產業加工和貿易。
     
      2.3.3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
     
      (1)數量分布:集中于湖北東部、湖南東部和河南的中部等地區。
     
      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指田園綜合體深入融合一二三產業,該模式作為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最終范式,是國家田園綜合體政策所鼓勵的模式類型,主要體現在產業鏈條完整,囊括了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加工、銷售及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旅游等。據統計,目前華中地區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共計22座,是3種類型中數量居中的一類,其中湖北有11座、湖南有3座、河南有8座。
     
      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的個數在三省分布差異較大,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地區,進一步分析發現,22座田園綜合體中有14座分布較為集中。其中,武漢都市區8座該類田園綜合體分布最為密集,包括東西湖都市田園綜合體等。
     
      (2)建設規模:遠高于平均建設規模。
     
      22座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的平均規模為27.56 km2,遠高于田園綜合體的平均水平,這是因為該類田園綜合體各產業鏈條較為完整,各類型產業都對規模有所要求,導致其建設規模普遍較大。
     
      (3)產業及功能特色:在核心產業基礎上發展種植、貿易加工和旅游服務業,形成產業閉環。
     
      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一般有自己的核心產業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種植、貿易加工和旅游服務業,形成產業閉環。例如,武漢市東西湖區都市田園綜合體鼓勵村民參與農業種植,打造城市果蔬宅配冷鏈物流中心,并發展農業種植旅游,鼓勵市民參與到傳統農耕生活之中,以發展旅游服務業;福星田園綜合體以福星水寨民俗體驗為主導產業,以特色蔬果種植、艾葉深加工、觀光游覽和運動休閑為衍生產業,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
     
      2.4田園綜合體類型譜系
     
      根據以上分析,從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維度劃分出“兩類六種”田園綜合體類型譜系,并進行圖譜示意(表1)。
     
      圖5 田園社區“游覽空間+院落空間+宅院空間”模式圖
     
      圖5 田園社區“游覽空間+院落空間+宅院空間”模式圖 下載原圖
     
      3、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規劃策略
      3.1合理確定建設規模
     
      3.1.1總體規模:平原型與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的規模一般較大
     
      項目建設離不開人力物力的投資,2017年一號文件強調“以農村集體為主體”,但由于田園綜合體建設對資金、技術需求較大,往往以企業投資或政府補貼作為主要資金來源,故此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長周期回報項目,在確定總體規模時,應根據田園綜合體建設類型考慮主體投資能力及后續投資計劃,避免“攤子”擺得太大,后續資金投入乏力,導致項目“爛尾”。根據前文研究平原型田園綜合體建設規模一般較大,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規模居中,水網型田園綜合體規模相對較小。同時,也要考慮產業發展需求,確定經濟產業發展類型,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由于產業鏈條完整,往往規模較大,其次是二三產優勢型田園綜合體,通過詳細分析產業發展和空間分布的耦合關系,可以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落實“以產定地”,提高鄉村單位面積土地產出水平。
     
      3.1.2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村鎮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
     
      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允許鄉村集體經營性建設性用地入市,這會大大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鄉村開發的市場積極性,田園綜合體等農業開發項目建設也將迎來利好期。鄉村建設用地存在規模小、分布分散的特點,所以部分田園綜合體項目會整合原有建設用地和新增部分建設用地,以建設部分住宅、商業及游樂服務設施,務必考慮與村鎮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符合規劃要求,不突破建設用地范圍,不侵占保護紅線與基本農田保護線。
     
      3.2注重形成差異化產業及功能定位
     
      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新型農村發展模式,自2017年一號文件下發后得到廣泛推廣,田園綜合體發展功能定位成為地塊落定后主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前期的功能定位決定后期的產業主導方向和投入比重,對田園綜合體發展影響深遠。經過田園綜合體類型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地理環境和經濟產業維度下,田園綜合體功能定位也會有差異化體現。
     
      3.2.1科學分析,從地理環境維度明確發展重點
     
      通過前文田園綜合體類型劃分可在地理環境維度明確其發展重點,水網型田園綜合體建設與水環境緊密相關,依水特色較為明顯,從整體功能、空間布局到建筑環境地域特色的營造都與水環境緊密結合,優良的水資源環境極大地促進了休閑旅游服務業的發展;丘陵山地型田園綜合體一般山體坡度趨緩,多發展運動康養休閑及梯田種植等產業;平原型田園綜合體由于地勢比較平坦、空間不受地形地貌影響,用地面積延伸性往往較大,適宜發展大面積的規模化農業種植產業。
     
      3.2.2深度挖掘,從經濟產業維度理清發展思路
     
      從經濟產業維度分析,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整體產業結構以一產為基礎,華中地區作為農業主產區,一產又以農業為重,所以一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應重點考慮農業與休閑服務業的關系,在農業發展基礎上促進旅游業的繁榮;二三產主導型田園綜合體工業及貿易產業發展基礎較好,應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以帶動園區發展;一二三產融合型田園綜合體作為目前最普遍的發展類型,重點強調產業體系的聯動關系,三類產業之間應該是互相依存,以達到融合的目的。
     
      除此以外,目前各地田園綜合體建設盛行不下,一個地區建設多個田園綜合體已成常態,通過分析目前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產業職能情況,發現存在一定的功能定位雷同現象,易造成區域內惡性競爭,不利于長久發展。因此,必須在規劃前期做好區域分析工作,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專家建議和大數據分析扭轉現下產業同質現象,增強田園綜合體功能互補,實現錯位發展。
     
      3.3統籌優化田園社區規劃布局
     
      2018年《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見》提出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和田園社區于一體的村鎮發展模式,其中現代農業是基礎,休閑農業是導向,田園社區是主要建設空間載體。王春[14]提出田園社區與傳統鄉村聚落相比是集環境優美、功能完善、服務便捷、和諧共享于一體的新型農村社區,其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原住民,還包括長時間在此居住的產業新住民及來此休閑旅游的游客,多樣的功能及人群背景下,應著重考慮傳統村居空間向開放性、景觀性田園社區多功能空間轉化的趨勢,探索多功能空間中旅游及村莊服務,居宿體驗等新功能植入方式,統籌優化田園社區規劃布局。
     
      3.3.1構建“游覽空間+院落空間+宅院空間”的田園社區空間體系
     
      田園社區與傳統鄉村聚落的差異在于更需要考慮外來人口(新住民+游客)對空間結構的影響,在田園社區規劃布局中需要重點考慮三類人群(原住民+新住民+游客)對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及私密空間的需要,因此構建“游覽空間+院落空間+宅院空間”的田園社區空間體系(圖5)。田園社區內部游覽空間及各社區外部游覽空間構成社區公共空間;組團與組團之間形成半公共的院落空間,強化中心的形成,還能促進鄰里交流;組團內部盡量保留原有聚落庭院住宅形式,形成私密的宅院空間。
     
      3.3.2構建“社區服務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兩類服務設施體系
     
      傳統鄉村與產業發展對服務設施體系布局有著更高的要求,為滿足田園綜合體社區多樣化需求,需構建“社區服務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兩類服務設施體系。社區服務重點構建 “中心社區”和“一般社區”兩個村級生產生活服務圈,如村委會(社區管理處)、社區醫療設施、商業服務設施、文化活動室、垃圾收集站及公共廁所等服務設施;旅游服務針對人群需求構建 “片區節點”和“一般節點” 兩級旅游休閑服務設施,包括游客中心(咨詢點)、商業服務設施、科普教育設施和游憩設施等。
     
      3.3.3針對不同居住人群,匠心打造適宜田園居所
     
      針對居住需求,構建為本地居民、游客、產業人群服務的3類居住場所。針對本地居民,以改善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為目的,構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打造與田園綜合體共融發展的美麗鄉村;針對不同游客人群,打造不同品質的民宿、酒店等類型居住場所,結合旅游服務設施綜合布置,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游的高端服務體驗;針對長期居住在此的產業人群,應對不同產業人口層次,構建差異化匹配產業人口需求的居住和公寓,滿足產業人口居住需求,吸引產業人口,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4、結語
      2020年6月,農業農村部原則通過《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指出“要繼續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可見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已是當前之勢和時代所需。華中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農業生產具備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天然優勢,但就目前調研分析情況來講,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實踐成熟樣本較少,整體處于探索階段,故本文對于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的研究顯得更有應用價值和借鑒意義。
     
      在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要適應國土空間全域全要素治理管控要求,空間規劃領域亟待豐富。本文在對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進行“兩類六種”分類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問題導向,提出在建設規模、功能定位及田園社區規劃布局三方面的規劃策略,為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高質量規劃和發展及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一條普適可行的發展路徑。(作者:黃亞平 朱雷洲 鄭加偉 王智勇)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
    上一篇:甘肅省蘭州榆中縣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建設規劃實踐探索與路徑選擇
    下一篇:田園綜合體模式下產業融合發展規劃現狀、問題及對策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看|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美女性生活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麻豆传播媒体免费版官网| 最新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色噜噜在线观看|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在线|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岛国在线播放v片免费| 光棍天堂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毛片女人18水多|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 伊人情人综合网| 2018狠狠干|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四虎永久免费观看| nanana最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 |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乱码无线码在线| 男女一边桶一边摸一边脱视频免费 |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不卡片|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国语videosex| 三级理论在线播放大全|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