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鎮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創建啟動費,主要用于特色小鎮建設前期的調研、可研、相關論證,解決了前期各地缺乏資金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的問題。針對105個特色小鎮建設采取了普惠的方式,從資金上支持、鼓勵大家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全省特色小鎮通過政府財政支持、企業主體投資、銀行貸款等渠道,落實到位資金769.2億元。”
省發改委黨組成員、主任助理梁琦透露,其中,政府財政資金112.7億元,企業自籌資金412.6億元,銀行貸款186.7億元,其他資金57.3億元。
去年,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各地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正在緊張、扎實、有序推進,總體進展情況順利。
省財政給予33億元支持
省財政廳副巡視員何茜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到今年,省財政廳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累計給予了33億元的財政資金支持。
去年,省財政廳認真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對2017年初定的105個特色小鎮創建安排了10.5億元的資金支持。
凡是申報并進入初選的特色小鎮都給予了資金支持,集中用于特色小鎮的規劃前期,在沒有財力支撐完成一些創建初期工作時,財政給了第一推動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財政獎補資金必須用于特色小鎮規劃編制、特色小鎮規劃范圍內的項目前期工作、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發展培育等項目建設,嚴禁用于房地產開發。
按照今年省政府出臺的云政發〔2018〕59號文件考核評審的要求,省財政廳確定了15個特色小鎮,每個小鎮給予1.5億元的獎勵。
“這33億元的財政支持資金,體現了強力度、方式新和重長遠等三個方面的意義。”何茜華如是說,特色小鎮建設配合財政資金的下達,傳遞出省委、省政府建設特色小鎮的決心和態度,也是省財政廳工作啟動的原力。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資金下達和管理的方式跟以往不同,主要體現在重前期、重考核、重實效等方面。
來自省財政廳的消息稱,每個小鎮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創建啟動費,主要用于特色小鎮建設前期的調研、可研、相關論證,解決了前期各地缺乏資金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的問題。針對105個特色小鎮建設采取了普惠的方式,從資金上支持、鼓勵大家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但在普惠的基礎上,省財政廳有重點的考核、重點的推進,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三張牌”,以整個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需求來考量并進行評價,最后,評出15個示范特色小鎮,對這15個特色小鎮每個獎補1.5億元,省財政廳在政策確定后,獎補資金快速落實到位。
獎補支持與淘汰退出并重
梁琦介紹,省特色小鎮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指導意見》和《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鎮評選辦法》,形成了2018年省財政獎補支持和淘汰退出的特色小鎮名單,并收回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
對退出的特色小鎮嚴格實行退出機制,扣回資金,這在財政資金管理上確實不常見。對6個退出的小鎮,通過財政的決策手段扣回,這是重考核,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大力出手嚴格考核,充分詮釋了“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工作思路,是嚴格執行的新模式。
重實效體現在重復獎,這也是不多見的財政資金管理方式,以往基本上沒有重復撥款或重復支持的項目。
在何茜華看來,這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堅定的信心,干出來的一定重獎重支持;不干了、沒干、少干的就不支持或者少支持,這非常有效有力。
事實上,省委、省政府之所以要大力度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是希望通過特色小鎮建設來振興鄉村經濟、建設美麗云南、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最后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報記者獲悉,省財政廳預計獎補費用在60億元到70億元之間,當然也要看考核狀況,通過考核才有獎補。
“希望這些特色小鎮在云南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當中,為云南財力的培育貢獻力量,希望前期大力度的財政支持,能使云南各地的特色小鎮將來成為云南的財源之地、產業之源、發展之力。”
來自省財政廳的消息稱,財政資金有宏觀的調控性和引導性,這也是省財政廳全力落實省委、省政府特色小鎮建設的題中之義,通過克服困難、籌措資金來支持特色小鎮的建設,為未來的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記者 彭波)